《梅花引·千里月》
时间: 2025-02-04 14:09: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花引·千里月
作者: 刘均国 〔宋代〕
千里月,千山雪。梅花正落寒时节。一枝昂。一枝藏。清香冷艳天赋与孤光。孤光似被珠帘隔。风度烟遮好颜色。粉垂垂。玉累累。先春挺秀,不管百花知。似霜结。与霜别。莫使幽人容易折。短墙边。矮窗前。横斜峭影,重叠斗婵娟。黄昏惯听楼头角。只恐听时零乱落。醉来看。醒来看。萦绊丽人,潇洒倚阑干。
白话文翻译
在千里之外的明月照耀下,千山的雪花飘落,梅花正值寒冷的季节中纷纷落下。梅花有的高昂挺立,有的低垂隐藏,清香冷艳的气质天生与孤独的光辉相伴。那孤独的光辉仿佛被珠帘隔开,风中烟雾遮掩了梅花的美丽色彩。梅花的花瓣如粉彩般轻盈,玉石般晶莹,早春的梅花格外挺拔,不在乎百花的知晓。似霜凝结般的梅花,和霜别离,不要让幽静的人轻易折断梅花。短墙边、矮窗前,梅花的影子横斜,重叠在一起,如同月色下的婵娟。黄昏时我常听到楼头的角声,只怕听到时梅花零落无声。醉酒时来看,清醒时再看,心中萦绕着美丽的女子,潇洒地倚靠在栏杆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昂:高昂,指梅花高耸挺立。
- 藏:隐藏,指梅花低垂、隐蔽的状态。
- 清香:清新的香气,形容梅花的香味。
- 孤光:孤独的光辉,指梅花独特的气质。
- 垂垂:轻柔下垂的样子。
- 累累:簇拥的样子,形容梅花的繁茂。
- 挺秀:挺拔秀丽。
- 幽人:指内心清静的人。
- 斗婵娟:形容月光下的美丽影子。
典故解析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
- 珠帘:象征遮掩与美丽,暗喻梅花的孤芳自赏。
- 黄昏:常常与思念、孤独联系在一起,形成浓厚的情感基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均国,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擅长用梅花等象征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寒冬时节,梅花在冰雪中盛开,象征着坚韧与美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梅花引·千里月》是刘均国的一首瑰丽而深邃的词作,通过描绘梅花与月色、雪景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美的追求。开篇以“千里月,千山雪”引入,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寒冷的冬日场景,随后通过“梅花正落寒时节”揭示了梅花在冰雪中的傲然绽放,表现出梅花与冬季的独特关系。
诗中“清香冷艳天赋与孤光”一句,写出梅花的独特气质,既清新又孤独,仿佛在与世隔绝。梅花的“高昂”与“低藏”则对比出不同的生命姿态,既有孤芳自赏的高傲,也有低调隐秘的柔情。全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着诗人对梅花的深刻理解和感情,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引入个人情感,尤其是在描绘“醉来看,醒来看”的瞬间,表现出人对美的追寻与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词在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之间,形成了和谐的统一,展现了梅花所蕴含的坚韧与优雅,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里月,千山雪”:描绘了广阔的冬日景象,设定了诗的背景。
- “梅花正落寒时节”:梅花在寒冷的时节盛开,象征着坚强与高洁。
- “一枝昂,一枝藏”:对比梅花的不同姿态,展现生命的多样性。
- “清香冷艳天赋与孤光”:突出梅花的独特气质,孤芳自赏。
- “孤光似被珠帘隔”:形象地描绘出梅花的孤独感。
- “粉垂垂,玉累累”:细致描写梅花的美丽,令人陶醉。
- “先春挺秀,不管百花知”:梅花在早春时节的独特气质,不在乎他人的评价。
- “似霜结,与霜别”:梅花的坚韧与霜的对比,象征生命的坚韧。
- “莫使幽人容易折”:警示他人珍惜梅花的美丽与坚韧。
- “短墙边,矮窗前”:描绘梅花的生长环境,增添生活气息。
- “横斜峭影,重叠斗婵娟”:梅花的影子与月色交融,形成美丽的画面。
- “黄昏惯听楼头角”:引入黄昏时分的情景,增添感伤。
- “只恐听时零乱落”:表达对梅花凋零的惋惜之情。
- “醉来看,醒来看”:表现出对美的追寻与思考的状态。
- “萦绊丽人,潇洒倚阑干”:最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光似被珠帘隔”,形象地描述梅花的孤独感。
- 拟人:梅花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其坚韧与清高。
- 对仗:如“短墙边,矮窗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坚韧、高洁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着诗人的追求与理想。
- 月:象征宁静与思考,反映了诗人的孤独。
- 雪:象征寒冷与纯洁,增添了诗的氛围。
- 黄昏:象征思念与感伤,增强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山雪”所描绘的景象是?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A) 蔑视 B) 珍惜 C) 忽视 D) 懊恼
-
“孤光似被珠帘隔”中的“珠帘”意象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美丽 D) 遮掩
答案:
- C) 冬天
- B) 珍惜
- D) 遮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同样描写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 《春夜喜雨》 by 杜甫:通过春雨描绘自然景象,与此诗形成对比。
诗词对比
- 刘均国的《梅花引·千里月》与王安石的《梅花》都通过梅花传达对生命的感悟,但刘均国更侧重于孤独与美的结合,而王安石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