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时间: 2025-01-11 10:13: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正三月落花飞絮。岁岁魂销,绿波南浦。剩有红笺,断肠留得断肠句。一江春水,量不尽情如许。欲别更徘徊,但泪眼盈盈相觑。日暮。纵归舟不远,已抵万重云树。无眠强睡,怕辜负翠衾分与。想别后独自归来,对罗帐凄凉谁语。只两地相思,挑尽一灯疏雨。
白话文翻译
在初春的三月,落花随风飘零,像飞絮般洒落。每年都让我魂销梦断,绿波荡漾的南浦让我感到无尽的惆怅。只剩下那红色的信笺,写下了我心中无尽的愁苦与思念。那一江春水,怎能量尽我这份情意?离别的时刻到来,却又不停地徘徊,泪眼相望,满眼都是不舍。日暮时分,虽然归舟不远,但已抵达那万重的云树。辗转难眠,强迫自己入睡,唯恐辜负了那翠被的温暖。想起分离后我独自归来的情景,面对空荡荡的罗帐,谁能与我倾诉那份凄凉?只剩下两地相思,挑灯独坐,听着窗外稀疏的雨声。
注释
- 正三月:指春天的三月,象征着春暖花开。
- 落花飞絮:形容春天花瓣飘落,情景凄美。
- 魂销:魂魄消散,形容思念到极致。
- 红笺:红色的信纸,常用来书写情书。
- 断肠句:表达极度的悲伤和思念之情的句子。
- 一江春水: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情感。
- 泪眼盈盈:眼中含泪,表露出离别的痛苦。
- 翠衾:青绿色的被子,象征温暖的归宿。
- 罗帐:细密的帐幔,表示居所的孤独与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绣孙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生于文人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她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表达对爱情与离别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长亭怨慢》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诗人在个人生活与情感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因而她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一种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愁苦和对爱情的思念。诗歌开篇以“正三月落花飞絮”引导读者进入春天的氛围,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诗人却通过“岁岁魂销”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一江春水,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忧伤。
诗中“欲别更徘徊,但泪眼盈盈相觑”一句,生动地表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与难忍,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情感愈发真切。日暮时分,归舟不远,已抵达万重云树,隐喻着归家的路虽近,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却愈加沉重。最后,诗人通过“只两地相思,挑尽一灯疏雨”来强调两地相思的凄凉与孤独,灯下的疏雨更增添了夜的静谧与思念的深沉。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融合了丰富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离别的无奈,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三月落花飞絮:春天的三月,花瓣纷飞,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 岁岁魂销,绿波南浦:每年都在心头留下伤感,南浦的绿水映衬出愁绪。
- 剩有红笺,断肠留得断肠句:只剩下红色信纸,承载着无尽的愁苦与思念。
- 一江春水,量不尽情如许:春水无尽,象征着无法言说的深情。
- 欲别更徘徊,但泪眼盈盈相觑:离别时徘徊不前,眼中泪水盈盈,传达了深切的情感。
- 日暮。纵归舟不远,已抵万重云树:日落时分,归舟虽近,但心中愁绪重重。
- 无眠强睡,怕辜负翠衾分与:辗转难眠,惧怕辜负温暖的被褥。
- 想别后独自归来,对罗帐凄凉谁语:想到分离后孤独归来,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感到无可倾诉的凄凉。
- 只两地相思,挑尽一灯疏雨:只是两地的思念,夜里独坐,听着窗外的细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水比作情感的象征,表现思念的无尽。
- 拟人:通过对泪眼的描写,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如“无眠强睡”与“纵归舟不远”,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与孤独的心境。
意象分析
- 春水:象征着流动不息的情感与思念。
- 落花:代表着美好事物的逝去,暗示着离别的伤感。
- 红笺: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与思绪,象征着爱情的细腻与脆弱。
- 翠衾:体现了生活的温暖与内心的依恋。
- 罗帐:暗示着孤独与凄凉,表现出情感的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正三月落花飞絮”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一江春水”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失去
C. 深情
D. 快乐 -
诗中提到的“翠衾”指的是什么?
A. 被褥
B. 衣服
C. 席子
D. 帽子
答案
- A. 春天
- C. 深情
- A. 被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李清照的词作同样以离别与思念为主题,但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春望》:杜甫的作品则更强调对国家的忧虑与家国情怀,在情感表达上与《长亭怨慢》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俞绣孙的诗词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