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 扬州》

时间: 2025-02-04 16:23:12

古维扬。

天生佳丽名邦。

芳树里、绣帘斜捲,红楼十里相望。

堕马鬟、全胜代女,鸣蝉鬓、欲妒吴娘。

珠榨流霞,金猊喷雾,花街风过只闻香。

遥听得、竹西歌吹,镇日遴雕梁。

来游者、舟车杂遝,好个欢场。

感当时英雄豪杰,都从此地销亡。

汉诸侯、铜山没草,隋天子、锦缆沉江。

遗迹重寻,新愁顿起,空令孤客断回肠。

祇应向、平山堂下,高卧读书床。

凭谁笑、昔年浪子,今日空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多丽 扬州
作者: 李符 〔清代〕

古维扬。天生佳丽名邦。芳树里绣帘斜捲,红楼十里相望。
堕马鬟全胜代女,鸣蝉鬓欲妒吴娘。
珠榨流霞,金猊喷雾,花街风过只闻香。
遥听得竹西歌吹,镇日遴雕梁。
来游者舟车杂遝,好个欢场。
感当时英雄豪杰,都从此地销亡。
汉诸侯铜山没草,隋天子锦缆沉江。
遗迹重寻,新愁顿起,空令孤客断回肠。
祇应向平山堂下,高卧读书床。
凭谁笑昔年浪子,今日空囊。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扬州,这里是天生的美丽之地。这里的芳树下,绣帘轻轻斜卷,红楼十里遥相望。
堕马的鬟发胜过代女,鸣蝉的鬓发让人妒忌吴娘。
珠子榨出的流霞,金猊喷出的香雾,花街上风过只留下香气。
远远听到竹西的歌声,整日都在雕梁间回荡。
来游玩的人们,舟车杂沓,真是个欢快的场所。
感叹当年那些英雄豪杰,都在这个地方消失。
汉朝的诸侯铜山上已无草,隋朝的天子锦缆也沉入江中。
重访这些遗迹,新愁顿时涌起,空使孤独的客人伤心欲绝。
只应在平山堂下,高卧于读书的床上。
谁又会嘲笑昔日的浪子,如今却空空如也。

注释

  • 古维扬:扬州的古称,意指历史悠久的地方。
  • 堕马鬟:指落马的女子,鬟发凌乱,形象美丽。
  • 鸣蝉鬓:蝉鸣声和女子鬓发的结合,表达了美丽与嫉妒的情感。
  • 珠榨流霞:珠子如同流动的霞光,形容华丽的景象。
  • 竹西歌吹:指竹西地区的歌声,富有韵味。
  • 英雄豪杰:指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 新愁顿起:重温旧地,产生新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符,清代诗人,生活在扬州,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其诗风细腻婉约,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人才流失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扬州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英雄的感叹。

诗歌鉴赏

《多丽 扬州》是李符对扬州的深情描绘,诗开篇便引入了扬州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华,接着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那里的风景与人文。诗中“天生佳丽名邦”一句,既体现了扬州的美丽,也暗示了其历史的辉煌。接着,诗人以“堕马鬟全胜代女”以及“鸣蝉鬓欲妒吴娘”两句,描绘出当时女子的美貌与风情,暗含对美人的赞美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惋惜。历史的变迁让曾经的辉煌化为尘埃,留下的只有孤独的回忆和“空囊”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汉诸侯铜山没草,隋天子锦缆沉江”,借用历史典故,深刻而有力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

最后,诗人反思当下,选择在平山堂下高卧读书,似乎在对过往的浪子生活做出反思与纠正,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知识的渴求。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之间,展现出诗人对于美、时光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古维扬。天生佳丽名邦。”:引入扬州,强调其美丽与名声。
    • “芳树里绣帘斜捲,红楼十里相望。”:描绘扬州的美丽景致。
    • “堕马鬟全胜代女,鸣蝉鬓欲妒吴娘。”:表现女子的美貌与吸引力。
    • “珠榨流霞,金猊喷雾,花街风过只闻香。”:细腻描写扬州的繁华与香气四溢。
    • “遥听得竹西歌吹,镇日遴雕梁。”:歌声悠扬,营造出惬意的氛围。
    • “来游者舟车杂遝,好个欢场。”:人们的聚集,热闹的场面。
    • “感当时英雄豪杰,都从此地销亡。”:历史的回顾与感慨。
    • “汉诸侯铜山没草,隋天子锦缆沉江。”:典故的引用,表现历史的沧桑。
    • “遗迹重寻,新愁顿起,空令孤客断回肠。”:感情的转折,思念与忧愁的交织。
    • “祇应向平山堂下,高卧读书床。”:选择安静的生活,反思过往。
    • “凭谁笑昔年浪子,今日空囊。”:感慨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珠榨流霞,金猊喷雾”,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添了诗的意象美。
    • 典故:历史典故的运用,赋予诗句更深的文化内涵。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扬州美景的描绘与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折射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扬州:美丽与繁华的象征。
  • 女子:青春、美丽与惹人爱慕的意象。
  • 历史遗迹:过往英雄的象征,表现时间的流逝。
  • 竹西歌声:文化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鸣蝉鬓欲妒吴娘”中的“吴娘”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女子?

    • A. 江南
    • B. 吴地
    • C. 北方
    • D. 西域
  2. 诗中提到的“汉诸侯铜山没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B. 对历史的感慨
    • C. 对战争的赞美
    • D. 对自然的热爱
  3. “空令孤客断回肠”中的“孤客”指的是什么?

    • A. 游客
    • B. 书生
    • C. 浪子
    • D. 诗人自己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但李符更侧重于城市的繁华与历史的沉淀,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与人间事态揭示情感的深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符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扬州文化史》

相关诗句

古维扬。下一句是什么

天生佳丽名邦。上一句是什么

天生佳丽名邦。下一句是什么

芳树里、绣帘斜捲,红楼十里相望。上一句是什么

芳树里、绣帘斜捲,红楼十里相望。下一句是什么

堕马鬟、全胜代女,鸣蝉鬓、欲妒吴娘。上一句是什么

堕马鬟、全胜代女,鸣蝉鬓、欲妒吴娘。下一句是什么

珠榨流霞,金猊喷雾,花街风过只闻香。上一句是什么

珠榨流霞,金猊喷雾,花街风过只闻香。下一句是什么

遥听得、竹西歌吹,镇日遴雕梁。上一句是什么

遥听得、竹西歌吹,镇日遴雕梁。下一句是什么

来游者、舟车杂遝,好个欢场。上一句是什么

来游者、舟车杂遝,好个欢场。下一句是什么

感当时英雄豪杰,都从此地销亡。上一句是什么

感当时英雄豪杰,都从此地销亡。下一句是什么

汉诸侯、铜山没草,隋天子、锦缆沉江。上一句是什么

汉诸侯、铜山没草,隋天子、锦缆沉江。下一句是什么

遗迹重寻,新愁顿起,空令孤客断回肠。上一句是什么

古维扬。下一句是什么

天生佳丽名邦。上一句是什么

天生佳丽名邦。下一句是什么

芳树里、绣帘斜捲,上一句是什么

芳树里、绣帘斜捲,下一句是什么

红楼十里相望。上一句是什么

红楼十里相望。下一句是什么

堕马鬟、全胜代女,上一句是什么

堕马鬟、全胜代女,下一句是什么

鸣蝉鬓、欲妒吴娘。上一句是什么

鸣蝉鬓、欲妒吴娘。下一句是什么

珠榨流霞,上一句是什么

珠榨流霞,下一句是什么

金猊喷雾,上一句是什么

金猊喷雾,下一句是什么

花街风过只闻香。上一句是什么

花街风过只闻香。下一句是什么

遥听得、竹西歌吹,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