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周茂叔先生濂溪(溪在庐山下。)》

时间: 2025-01-26 04:44:10

世俗眩名实,至人疑有无。

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

坐令此溪水,名与先生俱。

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

因抛彭泽米,偶似西山夫。

遂即世所知,以为溪之呼。

先生岂我辈,造物乃其徒。

应同柳州柳,聊使愚溪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溪在庐山下。)

白话文翻译

在世俗眼中,名声与实质常常令人迷惑,而至高者却常常令人怀疑其存在与否。愤怒之时,我把水中的蟹子移开;关心之时,我又爱护屋顶上的乌鸦。让我坐在这溪水旁,让它与先生的名声相伴。先生本是全德之人,而我却只是一隅之地。于是我抛弃彭泽的米饭,偶然模仿西山的隐士。最终世人皆知,以为这是溪水的名字。先生岂能与我辈相提并论,造物主才是他的师徒。我们应同柳州的柳树,聊以自娱于这愚溪之旁。

注释

字词注释

  • 世俗:指世间一般人的看法和价值观。
  • 名实:名声与实际。
  • 怒移:愤怒之时,迁移。
  • 屋上乌:指屋顶上的乌鸦,象征普通的生活事物。
  • 全德:完整的德行。
  • 彭泽米:指古人饮酒的米,彭泽指的是《楚辞》中屈原的故事,象征美酒与逸乐。
  • 西山夫:指隐士,西山指的是西山的隐士。
  • 柳州柳:柳州的柳树,象征安逸。

典故解析

  • 彭泽米:出自《楚辞》,象征饮酒作乐的生活。
  • 西山夫:指陶渊明等隐士,追求隐居的生活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流寓庐山时期,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崇敬与向往。诗中提到的“先生”指的是周茂叔,象征理想人格。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世俗名利的质疑与高尚人格的追求,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的“世俗眩名实”便道出了人们在名声与实质之间的迷失。诗人以“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微妙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接着,他通过对“先生”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德与品格的向往,借用“全德”与“廉退”的对比,突显出自身的不足。最后一句“应同柳州柳,聊使愚溪愚”则是对自我价值的自我调侃,在自嘲中流露出洒脱与淡然。

整首诗在用词和意象上都表现出苏轼的深厚功底,既有哲学思考,又不乏生活气息,使得整首诗兼具内涵与趣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世俗对名利的迷惑,质疑至人存在感。
  • 第二联:描绘愤怒与关心的自然行为,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三联:借溪水与先生的名声相伴,体现对高尚人格的敬仰。
  • 第四联:自我反省,承认自身的不足。
  • 第五联:抛弃名利,偶尔模仿隐士生活。
  • 第六联:世人误解,认为是溪水的名字。
  • 第七联:强调自我与先生的差距,造物主才是其真正的师徒。
  • 第八联:以柳树自喻,表现淡泊名利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溪水”比喻自身,寓意自我价值。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溪水拟人化,赋予情感和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名利与人格的关系,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反映出苏轼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真实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自然与清净。
  • 先生:象征高尚的人格与道德。
  • 蟹、乌:代表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映射人与自然的关系。
  • 柳树:象征自由与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先生”指的是谁?

    • A. 苏轼
    • B. 周茂叔
    • C. 陶渊明
    • D. 屈原
  2. “世俗眩名实”的意思是?

    • A. 人们追求名利
    • B. 名声与实际相互迷惑
    • C. 只有名声重要
    • D. 生活简单
  3. 诗中提到的“愚溪”象征什么?

    • A. 自我反省
    • B. 高尚人格
    • C. 追求名利
    • D. 生活中的细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与陶渊明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多地融入了对世俗的反思,陶渊明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