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郡邻江岭,公庭半薜萝。
府僚闲不入,山鸟静偏过。
睥睨临花柳,栏干枕芰荷。
麦秋今欲至,君听两岐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郡城,依山傍水,庭院里半掩着藤萝。官员们都忙于政务,没时间来访,只有山鸟静静地飞过。诗人坐在栏杆旁,俯视着花柳,听着水边的芰荷轻轻摇曳。此时麦子即将成熟,朋友啊,快来听那两条小路上传来的歌声吧。
注释:
- 古郡:古老的城镇。
- 江岭:江边的山岭。
- 公庭:官府的庭院。
- 薜萝:一种藤本植物,这里形容庭院里的藤蔓。
- 府僚:指官府的文书或官员。
- 睥睨:俯视,目光扫视。
- 芰荷:荷花的一种,生长在水边。
- 麦秋:麦子成熟的季节。
典故解析:
- 薜萝:在古诗中常用以描绘幽静、雅致的环境,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山鸟:常用来表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何,字君若,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笔调清新自然,常表现隐逸之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包何隐居于山水之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和孟虔州闲斋即事》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清新淡雅的心境。诗中“古郡邻江岭”开篇即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的自然画卷,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接着“公庭半薜萝”描写了官府庭院的幽静,透过藤萝的缠绕,仿佛看到了一种隐秘的生活格调。
“府僚闲不入,山鸟静偏过”,这里表现了诗人与官场的隔离,官员们忙于政务,不能闲游,而山鸟的飞过则体现了自然的自由与随性,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睥睨临花柳,栏干枕芰荷”中,诗人把视线投向花柳与芰荷,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细腻的观察,暗示他在此享受着一种生活的美好。
最后两句“麦秋今欲至,君听两岐歌”则引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人的邀请,既是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的感慨,也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陶渊明式的田园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郡邻江岭:描绘环境,显示古朴的氛围。
- 公庭半薜萝:庭院的景致,暗示幽静。
- 府僚闲不入:揭示官场的忙碌,与诗人的闲适形成对比。
- 山鸟静偏过:自然的安宁,鸟儿的自由飞行。
- 睥睨临花柳:诗人俯视花柳,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 栏干枕芰荷:诗人依靠栏杆,近距离感受水边植物的美。
- 麦秋今欲至:预示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
- 君听两岐歌:邀请友人一起欣赏自然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府僚闲不入,山鸟静偏过”中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拟人:如“山鸟静偏过”,使自然更具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宁静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郡:象征历史与宁静。
- 薜萝:象征隐逸与雅致。
- 山鸟: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 芰荷: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古郡邻江岭”中的“古郡”指的是什么? a) 一片荒地
b) 古老的城镇
c) 一座高山
答案: b) 古老的城镇 -
诗中“府僚闲不入”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忙碌与无奈
b) 自由与欢乐
c) 期待与希望
答案: a) 忙碌与无奈 -
“君听两岐歌”中的“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官员
答案: b) 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暘》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隐逸生活的乐趣,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体现与世无争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