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舅寓陈诸况不能尽布以二诗代书得閒为和佳也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3:23: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浮生已老付悠悠,未免饥寒目下忧。 全仗黄庭能却老,那堪白发更悲秋。 所欣耳界常清净,渐放心君得自由。 垒块苦消消未尽,每逢风月亦閒愁。
白话文翻译:
一生已老,交付给了漫长的时光, 难免为眼前的饥寒感到忧愁。 全靠《黄庭经》能延缓衰老, 哪能忍受白发在秋天更添悲凉。 所欣慰的是耳边常清净, 渐渐地心境得以自由。 心中的苦闷虽在消减,却未尽, 每逢风月之时,也难免感到闲愁。
注释:
- 浮生:指人生,因人生短暂如浮萍,故称。
- 悠悠:长久,遥远。
- 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典,传说能延年益寿。
- 耳界:指听觉所及的范围。
- 心君:指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故称心为“心君”。
- 垒块:比喻心中的积郁。
- 风月:指自然景色,也泛指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张耒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寄给他的老舅的,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透露出对衰老和贫困的无奈,以及对清净心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晚年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忧虑。首句“浮生已老付悠悠”,直接点出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的“未免饥寒目下忧”,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担忧,尤其是对物质生活的匮乏感到忧虑。
诗中“全仗黄庭能却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经典《黄庭经》的依赖,希望借此延缓衰老。然而,“那堪白发更悲秋”又透露出诗人对衰老的无奈和对秋天的悲凉感受。
后两句“所欣耳界常清净,渐放心君得自由”,则展现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最后一句“垒块苦消消未尽,每逢风月亦閒愁”,则表达了诗人心中仍有未解的苦闷,即使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也难免感到闲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浮生已老付悠悠”: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已经老去,将一生交付给了漫长的时光。
- “未免饥寒目下忧”:诗人表达了对眼前生活的忧虑,尤其是对饥寒的担忧。
- “全仗黄庭能却老”:诗人希望依靠《黄庭经》来延缓衰老。
- “那堪白发更悲秋”:诗人对白发和秋天的悲凉感到无奈。
- “所欣耳界常清净”:诗人欣慰于耳边的清净。
- “渐放心君得自由”:诗人渐渐地放下了心中的束缚,获得了精神的自由。
- “垒块苦消消未尽”:诗人心中仍有未解的苦闷。
- “每逢风月亦閒愁”:诗人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也难免感到闲愁。
修辞手法:
- 比喻:“浮生已老付悠悠”中的“浮生”比喻人生短暂如浮萍。
- 拟人:“那堪白发更悲秋”中的“白发”被赋予了悲凉的情感。
- 对仗:“所欣耳界常清净,渐放心君得自由”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人生晚年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忧虑。诗中透露出对衰老和贫困的无奈,以及对清净心境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黄庭经》的依赖和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浮生:比喻人生短暂如浮萍。
- 黄庭:道教经典,象征延年益寿。
- 白发:象征衰老。
- 秋:象征悲凉。
- 耳界:象征清净。
- 心君:象征精神自由。
- 风月: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庭”是指什么? A. 道教经典 B. 佛教经典 C. 儒家经典 D. 医学经典
-
诗中“那堪白发更悲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衰老的无奈 C. 对秋天的喜爱 D. 对春天的期待
-
诗中“所欣耳界常清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A. 物质丰富 B. 精神自由 C. 社会地位 D. 身体健康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秋怀二首》
-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老舅寓陈诸况不能尽布以二诗代书得閒为和佳也 其一》与《其二》对比,分析两首诗的情感变化和主题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张耒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