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水仙》
时间: 2025-01-11 07:38: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月晕黄,沅云吹白,花与仙子同姣。
环佩珊珊,顾影嫣然含笑。
证前身曾住蕊宫,又何事人间轻到。
谁料。是谪完香债,业缘未了。
不怨美人迟暮,怨迭石搏沙,托根撩草。
梅后兰前,留得芳魂袅袅。
有许多绿意红情,都化作冰心雪貌。
庯峭。怕袜尘飘尽,春华又闹。
白话文翻译:
月光洒在大地上,云朵轻轻飘荡,花儿与仙子一样美丽。
环佩声响,回首间显得嫣然含笑。
曾经在蕊宫居住的身影,如今为何在人间轻易消逝?
谁能料到,这都是因香气未完的债,因业缘未了。
不怨恨那美人迟暮,怨恨的是石头与沙子交击,不时撩拨根草。
梅花之后,兰花之前,留有那缕缕芳魂在空中萦绕。
许多绿意和红情,都化作冰冷的心和雪白的外表。
我害怕尘埃满袜,春花又要纷纷而来。
注释:
- 汉月:指汉朝的月亮,形容月光的明亮。
- 沅云:沅水的云气,沅水是湖南的一条河,形容云朵的轻盈。
- 仙子:指美丽的女子,常用于形容如同仙女般的美丽。
- 环佩:指佩戴在身上的玉饰,发出清脆的声音。
- 蕊宫:传说中的仙女居所,象征着美好和纯洁。
- 香债:比喻因爱而生的情感债务。
- 梅后兰前:梅花之后,兰花之前,象征着芳香的花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慎仪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张慎仪的诗作大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兼具古典和现代的风格。他的诗歌往往蕴含哲理,反映出对人生、爱情、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月华清 水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思想变革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花与月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月华清 水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以“汉月晕黄,沅云吹白”描绘了一个清冷、明亮的夜晚,赋予月亮和云朵以生动的形象,仿佛是自然界的一场盛宴。诗中“花与仙子同姣”的比喻,令人感受到花与人的美丽是如此的融洽,仿佛花儿也是仙子一样的存在。
接下来的“环佩珊珊,顾影嫣然含笑”则在静谧中增添了动感,环佩声响中,似乎透露出一种轻松的情绪,映衬出花儿的娇美。在接下来的反思中,“证前身曾住蕊宫”引发了对过往的追忆,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人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复杂性,提到“是谪完香债,业缘未了”,阐释了因缘与宿命的关系,置身于人间的美人也难逃这种命运的纠缠。此处引入了“梅后兰前”的意象,象征着人生中的美好与遗憾。最后一节,诗人以“怕袜尘飘尽,春华又闹”结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同时也包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藏着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美与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月晕黄,沅云吹白:描写夜晚的月光和云朵,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受。
- 花与仙子同姣:将花与仙女相提并论,强调花的美丽,甚至超越了人间的女子。
- 环佩珊珊,顾影嫣然含笑:环佩声响,诗人回眸间露出笑容,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 证前身曾住蕊宫,又何事人间轻到:追忆过去的美好,感叹为何如今的美好如此短暂。
- 谁料。是谪完香债,业缘未了:意指人生的悲剧与命运的无常,无法逃避的宿命。
- 不怨美人迟暮,怨迭石搏沙,托根撩草:不怨人事变迁,而是怨恨外界的干扰与影响。
- 梅后兰前,留得芳魂袅袅:梅花与兰花交替,象征着美好事物的轮回与留存。
- 有许多绿意红情,都化作冰心雪貌:许多情感最终化为冷漠,表达了对人性复杂的感悟。
- 庯峭。怕袜尘飘尽,春华又闹:最后以担忧春天花开的喧闹而结束,形成一种矛盾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仙子,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物以情感,如“顾影嫣然”。
- 对仗:全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华:象征纯洁、美好与宁静。
- 花:代表女性的美丽与柔情。
- 环佩:象征优雅、高贵的气质。
- 蕊宫:神话中的美丽居所,象征理想与追求。
- 芳魂:美好情感的象征,体现了情感的持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蕊宫”象征什么?
A. 理想与追求
B. 现实与无奈
C. 时间与空间
D. 爱情与友情 -
填空题:诗中提到“环佩珊珊,顾影嫣然含笑”,描绘的是一种__的氛围。
-
判断题:诗人对美人迟暮表示怨恨。 (对/错)
答案:
- A
- 轻松愉悦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通过月光表达思乡情怀。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篇,描绘春夜景色与人间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张慎仪《月华清 水仙》:两者都以月为意象,但李白的诗更多表现孤独与豪放,而张慎仪的诗则表现细腻与感伤,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