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村山郭尽烟霞,万树桃花罨柳花。
燕子不须频顾语,一川春色在天涯。
白话文翻译:
水边的村庄和山脚下的城郭在烟雾和霞光中尽收眼底,成千上万的桃花与柳花竞相绽放。燕子不必频繁地关注周围的声音,一整片春天的色彩已在远方展现。
注释:
- 水村:水边的村庄。
- 山郭:山脚下的城郭,指的是山与城的结合。
- 烟霞:指云雾和霞光,形容景色的迷蒙与美丽。
- 罨:遮盖、掩映的意思。
- 顾语:顾及、注意的言语。
- 一川春色:一片春天的色彩。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春色”常常被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希望的情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燕子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武域(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伏羌城北春眺》创作于春天,诗人站在伏羌城北眺望远方,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美好,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水村山郭尽烟霞”用“尽”字突出景象的广阔,水村和山郭在烟雾与霞光的映衬下,形成了一幅朦胧而美丽的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接下来的“万树桃花罨柳花”,则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繁荣,桃花与柳花交相辉映,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第三句“燕子不须频顾语”中,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常常被视为生机与希望的象征。在此,诗人通过燕子的悠然自得,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春天的美好无需多言。最后一句“一川春色在天涯”则将全诗推向高潮,诗人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景,更表达了对远方春色的向往与憧憬,仿佛春天的美好无处不在,充满了希望与生机。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村山郭尽烟霞:描绘了春天水边村庄与山脚城郭的美丽景色,烟雾和霞光交融,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 万树桃花罨柳花:春天的桃花和柳花争相盛开,显示出大自然的繁荣与生机。
- 燕子不须频顾语:燕子如同春天的信使,悠闲自得,不必过于关注周围的喧嚣,暗示一种内心的宁静。
- 一川春色在天涯:春天的色彩延绵不绝,仿佛在远方的天际绽放,表达了一种希望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一幅画,展现出其绚丽多彩。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人性,表现出悠闲与自在。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使诗歌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村:象征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 山郭:象征稳定与依靠,人与自然的和谐。
- 桃花:象征青春与美好。
- 柳花:象征柔美与生命力。
- 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万树桃花”指的是什么季节?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
在诗中,燕子代表了什么?
A. 冬天
B. 春天的使者
C. 秋天的信使
D. 夏天的炎热 -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A. 排比
B. 拟人
C. 对仗
D. 以上都是
答案:
- B. 春天
- B. 春天的使者
- D. 以上都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侧重于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描写早春的景象,表现出生机与希望的主题,风格与秦武域的诗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