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毛氏楼居即事
作者: 王懋明 〔明代〕
楼居山郭外,登眺起幽思。
片雨沉江暗,孤烟上岭迟。
雁还逢寄字,花发滞归期。
远念吴山胜,春游恐后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外的楼居中,登高远眺时所引发的幽幽思绪。片片细雨使江面昏暗,孤烟缓缓升起,延绵的山岭显得遥远而模糊。雁群飞回时带来书信,花儿绽放却拖延了归期。遥想吴山的美景,春天的游玩恐怕要等到后来的时候了。
注释
- 楼居:指楼房,居住的地方。
- 山郭:山外的城郭,这里象征着诗人居住的环境。
- 幽思:指幽深的思绪。
- 片雨:细小的雨滴。
- 孤烟:孤独的烟雾,象征着寂寞和孤独。
- 雁还:大雁飞回,通常指秋季的迁徙。
- 寄字:寄送信件。
- 滞归期:归来的时间被耽搁。
- 吴山:指吴地的山,可能指代江南的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懋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善于通过意象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懋明居住的山外楼阁,环境优美却又孤寂,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所表现的春游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相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
诗歌鉴赏
《毛氏楼居即事》一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却蕴含丰富。诗人以“楼居山郭外”开篇,勾勒出一个幽静的居住环境,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向往。接着,诗人通过“片雨沉江暗,孤烟上岭迟”描绘出一幅细雨蒙蒙、孤烟袅袅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孤独和沉思的氛围。
“雁还逢寄字,花发滞归期”这两句,既有对春天的期待,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大雁的归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花儿的绽放却又让归期推迟,似乎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
最后一句“远念吴山胜,春游恐后时”,则把思绪引向远方的吴山,诗人对春游的期待充满了悠远的思考,给人一种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哲理感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沉思,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居山郭外:诗人居住在山外的楼阁中,设定了诗的空间背景。
- 登眺起幽思:登高远眺,激发了内心深处的思绪。
- 片雨沉江暗:细雨纷飞,江面因此显得昏暗,营造出一种阴沉的氛围。
- 孤烟上岭迟:孤独的烟雾缓缓升起,表现出一种静谧与孤寂。
- 雁还逢寄字:飞回的大雁带来书信,暗示着与外界的联系。
- 花发滞归期:花儿绽放,却使得归期遥遥无期,带有一种无奈感。
- 远念吴山胜:遥想着吴山的美丽,情感又向远方延伸。
- 春游恐后时:对春游的期待,却担心要等到很久之后。
修辞手法
- 比喻:片雨与孤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意境。
- 对仗:如“片雨沉江暗,孤烟上岭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居:象征着归宿与思考的空间。
- 雨:代表着孤独与沉思。
- 烟:象征着隐约与渺茫。
- 雁:代表着迁徙与时光的流逝。
- 花: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片雨沉江暗”中的“片雨”指的是什么?
- A. 大雨
- B. 细雨
- C. 雪
- D. 风
-
诗人寄托对春游的期待是通过哪一句表现的?
- A. 楼居山郭外
- B. 雁还逢寄字
- C. 远念吴山胜
- D. 花发滞归期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愤怒
- C. 无奈与思考
- D. 害怕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宁静的向往,二者在主题情感上相似,都是对自然的深切体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文大全》
- 《王懋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