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茅屋》
时间: 2025-01-11 21:52: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藤萝抱石门自牢,
茅屋谁怕秋风高。
落花芳草共幽独,
清风白昼何萧骚。
山中无地着野马,
世间万事如牛毛。
不见崇墉贮歌舞,
春风容易长蓬蒿。
白话文翻译:
藤萝缠绕着石门,显得格外幽静,
茅屋在秋风中屹立,毫不畏惧。
落花和芳草相伴,显得孤独而幽静,
清风拂过白昼,何其萧瑟。
山中没有平坦的地方,野马无处可归,
世间的万事万物就像牛毛一样稀薄。
看不到高耸的崇山峻岭中有歌舞的场景,
春风吹来,只能让蓬蒿更显茂盛。
注释:
字词注释:
- 藤萝:一种攀爬植物,常用来装饰。
- 茅屋:用茅草搭成的房屋,简单而朴素。
- 萧骚:形容环境的清冷和寂寞。
- 崇墉:高耸的山或城墙。
- 蓬蒿:野生植物,通常长得杂乱无序。
典故解析:
- “落花芳草”:常用来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
- “世间万事如牛毛”:表达世事繁杂琐碎,难以一一看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子奇,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独特的生活哲学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展现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石门茅屋》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交织的时代。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心灵的宁静,表现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石门茅屋》是一首充满清幽气息的山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世事的淡薄态度。诗中藤萝缠绕着石门,茅屋在秋风中自有其坚韧,这种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不屈的生活态度。落花与芳草的相伴则暗示了生命的孤独与无常,清风拂过白昼,带来了萧瑟之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不羁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的“山中无地着野马,世间万事如牛毛”,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描绘了一种无处可归的状态,似乎在映射着世间的纷扰与无情。最后两句,通过对春风和蓬蒿的描写,表现出尽管环境如何变化,生命却依然顽强地生长,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信念。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蕴含了深沉的哲理,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对世事的无奈,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坚定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藤萝抱石门自牢:藤萝缠绕着石门,形成一种自然的屏障,象征着宁静和隐秘。
- 茅屋谁怕秋风高:茅屋在高秋的风中依然屹立,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 落花芳草共幽独:落花和芳草共同构成了幽静的环境,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绪。
- 清风白昼何萧骚:在明亮的白昼,清风带来了一种清冷的感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
- 山中无地着野马:山中没有平坦的地方,暗示着野马的无处可归,象征着自由与困境。
- 世间万事如牛毛:世间万象繁杂,如同牛毛一般,强调生活的琐碎与无常。
- 不见崇墉贮歌舞:高耸的山墙中看不到热闹的歌舞,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失落感。
- 春风容易长蓬蒿:春风虽来,却只让杂草蓬勃生长,暗示生命的荒凉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世间万事如牛毛”比喻世事纷繁琐碎。
- 拟人:藤萝、清风等赋予人的特性,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句之间多有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与内心的孤独,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事的无奈与思考,传达了诗人对坚韧生存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萝:象征自然的优雅与生命力。
- 茅屋:代表简单、朴素的生活态度。
- 秋风:常象征凋零、孤独的情感。
- 落花: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与无常。
- 清风:代表宁静与内心的安详。
- 蓬蒿:象征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藤萝抱石门”意指什么? A. 自然的屏障
B. 人工的建筑
C. 人际关系 -
“世间万事如牛毛”这句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A. 生活的繁荣
B. 生活的琐碎与无常
C. 生活的幸福 -
诗中茅屋在秋风中表现出什么特质? A. 脆弱
B. 坚韧
C. 漂浮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叶子奇的《石门茅屋》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叶子奇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山水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