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清江王守赴召》

时间: 2025-02-04 16:16:01

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

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

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

有曾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

昔才一人今三人,后者玉振前金声。

阿枢更有金玉阿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

清江五马来自东,三年一日一春风。

又闻一节唤归去,父老拦街遮不住。

唤它父老且细听,朝家也要好公卿。

父老莫与朝家争,打鼓发船催速行。

意思解释

送清江王守赴召

原文展示

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有曾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昔才一人今三人,后者玉振前金声。阿枢更有金玉阿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清江五马来自东,三年一日一春风。又闻一节唤归去,父老拦街遮不住。唤它父老且细听,朝家也要好公卿。父老莫与朝家争,打鼓发船催速行。

白话文翻译

人们常说富贵容易得到,但家世却难以遗传,若有贤良的父兄和弟弟更是难能可贵。你看看祖孙父子兄弟之间,根基如兰树与玉枝,皆是美好的象征。自魏晋以来,哪家的子孙如王氏般显赫?人们说淮水若是没有了水道就不会繁荣,但其实淮水的水道更是浩瀚无边。看看南朝到我们宋朝,期间的人物可谓绵延不断。曾有的有旦继承了茂弘的才华,如今的紫枢又继承了子明的才华。以前只有一位才子,而现在却有三位,后者的声誉更是胜过前者。阿枢更有金玉的兄弟,二人皆正直刚强。清江五马自东而来,每三年一次春风送暖。又听说有节日要归去,父老们在街上拦不住我。父老们,听我说,朝廷的事情也要好好对待。希望父老们不要与朝廷争执,打鼓催船,快去启程。

注释

  • 富贵:指财富和显赫的地位。
  • 家世:家族的背景和声望。
  • 贤父兄子弟:指有德行的父亲、兄弟和儿子。
  • 兰树、玉枝:比喻良好的家世和人才。
  • 江淮一王氏:指王氏家族在江淮一带的显赫。
  • 紫枢、子明:分别指代王氏家族中的杰出人物。
  • 清江五马:指代清江地区的优秀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平易之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杨万里送别王守赴召之际,表达了对王守的祝福以及对家世和人才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族和人才的重视。

诗歌鉴赏

《送清江王守赴召》通过对王守的送别,展现了杨万里对家族传承和士人风范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反映了诗人对富贵与家世的看法,强调家世的重要性。接着,作者用“兰树玉枝”来比喻优秀的家族血统和贤良的后代,生动地描绘出人才辈出、家族荣耀的景象。

诗中提及的历史人物和王氏家族的兴起,揭示了南朝以来人才的延续,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清江五马”的描绘,体现出人才如春风般的到来,生机勃勃,令人振奋。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王守的祝福,也有对家族传承的深思,展现了杨万里的诗歌特色,简练而富有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人们常说,富贵是容易得到的,而家世却是难以继承的。
  • 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即使有贤良的父亲、兄弟和儿子,但并不一定能得到贤良的后代。
  •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难道你没有看到祖孙、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吗?
  • 根兰树玉枝亦桂:如同兰树和玉枝一样,根基深厚,象征着美好的家世。
  • 魏晋以来谁子家:自魏晋以来,哪一个家族能像王氏那样显赫?
  •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人们说淮水一旦失去水道就不会繁荣。
  • 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其实淮水的水道更是绵延不断。
  • 请看南朝到吾宋:请你看看从南朝到现在的宋朝。
  • 中间人物无阙空:这段时间间的人物一个也没有缺失。
  • 有曾有旦继茂弘:曾经有的有旦继承了茂弘的才华。
  • 即今紫枢继子明:如今的紫枢又继承了子明的才华。
  • 昔才一人今三人:以前只有一个才子,如今却有三位。
  • 后者玉振前金声:后者的名声更胜之前的金声。
  • 阿枢更有金玉阿兄子:阿枢更有金玉的兄弟。
  • 两有刚方兼岂弟:两人都正直刚强,哪能是弟弟?
  • 清江五马来自东:清江地区的五马人才自东而来。
  • 三年一日一春风:每三年春风送暖,传递希望。
  • 又闻一节唤归去:听说又有节日要回去。
  • 父老拦街遮不住:父老们在街上也拦不住我。
  • 唤它父老且细听:呼唤父老们,细心听我说。
  • 朝家也要好公卿:朝廷的事务也要好好对待。
  • 父老莫与朝家争:希望父老们不要与朝廷争执。
  • 打鼓发船催速行:打鼓催促船只,快点启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根兰树玉枝亦桂”,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兰树、玉枝”比喻良好的家世和优秀的人才,形象生动。
  • 排比:如“曾有的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线索,探讨了家世传承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王守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才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树、玉枝:象征优秀的家族和人才,代表着美好的品德和声望。
  • 清江五马:象征人才的到来,体现出清江地区的文化和教育背景。
  • 春风:象征希望和生机,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富贵和家世同样容易得到
    • B. 家世比富贵更难得到
    • C. 富贵不重要,家世更重要
    • D. 富贵和家世都不重要
  2. “清江五马”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人才的到来
    • C. 家族的荣耀
    • D. 诗人的思考
  3. 诗中提到“父老莫与朝家争”,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父老与朝廷的关系紧张
    • B. 希望父老们不要与朝廷争执
    • C. 朝廷的事务很重要
    • D. 父老们应该支持朝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送友人》 by 李白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是送别,李白的诗更多表现了个人情感,而杨万里的诗则更关注家族和人才的传承。
  • 《秋夕》 by 杜甫:都反映了对时代的思考,杜甫更关注社会动荡,而杨万里则聚焦于家族与人才。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诗句

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下一句是什么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上一句是什么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下一句是什么

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上一句是什么

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下一句是什么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上一句是什么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下一句是什么

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上一句是什么

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下一句是什么

有曾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上一句是什么

有曾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下一句是什么

昔才一人今三人,后者玉振前金声。上一句是什么

昔才一人今三人,后者玉振前金声。下一句是什么

阿枢更有金玉阿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上一句是什么

阿枢更有金玉阿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下一句是什么

清江五马来自东,三年一日一春风。上一句是什么

清江五马来自东,三年一日一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又闻一节唤归去,父老拦街遮不住。上一句是什么

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下一句是什么

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上一句是什么

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下一句是什么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上一句是什么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下一句是什么

根兰树玉枝亦桂。上一句是什么

根兰树玉枝亦桂。下一句是什么

魏晋以来谁子家,上一句是什么

魏晋以来谁子家,下一句是什么

只数江淮一王氏。上一句是什么

只数江淮一王氏。下一句是什么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上一句是什么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下一句是什么

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上一句是什么

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下一句是什么

请看南朝到吾宋,上一句是什么

请看南朝到吾宋,下一句是什么

中间人物无阙空。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