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时间: 2025-01-26 06:22:25

获处从西鄙,胡然瑞物臻。

子因书曰狩,世始识为麟。

出匪于中国,来常以圣人。

皆云麕且角,谁辨兽而仁。

已叹吾无位,于嗟汝不辰。

茂陵好奇怪,得者惜非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获处从西鄙,胡然瑞物臻。
子因书曰狩,世始识为麟。
出匪于中国,来常以圣人。
皆云麕且角,谁辨兽而仁。
已叹吾无位,于嗟汝不辰。
茂陵好奇怪,得者惜非真。

白话文翻译:

从西方偏僻的地方获得了(神兽),奇异的物品突然降临。
你因此而写道:这是狩猎,世人开始称之为麒麟。
它并不是来自中国,常常与圣人相伴。
大家都说它有角且麒,谁来分辨这兽的仁义?
我已叹息我无官位,而你又叹息你的时运不佳。
茂陵的奇珍异宝,得到了的人却惜其非真。

注释:

  • 获处:得到的地方,这里指的是神兽的来源。
  • 西鄙:西边的偏僻之地。
  • 瑞物:吉祥的物品,这里指神兽麒麟。
  • :狩猎,指捕获的行为。
  • 麕且角:形容麒麟的特征,麕指的是一种角的动物。
  • 茂陵:指汉朝的茂陵,因其出土的奇珍异宝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文,号静斋,宋代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抒发胸怀,常运用典故和历史背景来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克庄在竹溪草堂时,反映了他对时局、对真伪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获得与失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是一首富有哲思的诗。诗中通过对神兽麒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便以“获处从西鄙”引入,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仿佛古代传说中的神物突然降临,这种奇异的感觉引发了对传统文化和信仰的深刻思考。

在诗中,刘克庄通过“子因书曰狩”,展示了人们对神奇事物的猎取和记录。这不仅是对麒麟的称颂,更是对人们求知欲的反映。而“出匪于中国,来常以圣人”,则表明了诗人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思考。随后的“皆云麕且角,谁辨兽而仁”,则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理时面临的困惑和挑战,进一步突显了个人在社会中的无奈与渺小。

最后两句“已叹吾无位,于嗟汝不辰”,将个人的无奈与时代的变迁结合,表达了对命运和时运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时代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刘克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获处从西鄙:从偏远的西方得到。
  2. 胡然瑞物臻:突然降临的吉祥物。
  3. 子因书曰狩:因此你写道这是狩猎。
  4. 世始识为麟:世人开始将其称为麒麟。
  5. 出匪于中国:并不是来自中国。
  6. 来常以圣人:常常与圣人相伴而来。
  7. 皆云麕且角:大家都说它有麕和角。
  8. 谁辨兽而仁:谁能分辨这兽的仁义。
  9. 已叹吾无位:我已叹息我没有官位。
  10. 于嗟汝不辰:你也在叹息你的时运不佳。
  11. 茂陵好奇怪:茂陵的奇珍异宝。
  12. 得者惜非真:得到的人却惜其非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神兽麒麟比作吉祥之物,暗示人们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对神兽的描述,突出其神秘和奇异,使诗歌更具吸引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时代的思考,通过对神兽麒麟的描绘,表达了对真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麒麟:象征吉祥、智慧与权威。
  • 西鄙:代表偏远与未知的地方,象征着对外来文化的开放与接受。
  • 茂陵:代表着历史的积淀与珍宝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获处从西鄙”意思是: A. 从东边得到
    B. 从西边得到
    C. 从北边得到
    D. 从南边得到

  2. “皆云麕且角”中“麕”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水源
    D. 一种食物

  3. 诗人对命运的态度是: A. 满不在乎
    B. 悲观失望
    C. 积极向上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
  • 杜甫《望岳》:表现了对伟大事业的渴望与自我价值的追求,风格更为豪迈。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赏析大全》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