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聰道人归缙云》

时间: 2025-01-26 03:31:57

二年假守栝苍城,郡榻唯师即送迎。

擣药几怜春漏永,调琴长待夜蟾生。

心猿已伏都无念,海鸟相逢自不惊。

送别秋郊岂成恨,白云青嶂是归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聰道人归缙云 杨亿 〔宋代〕 二年假守栝苍城,郡榻唯师即送迎。 擣药几怜春漏永,调琴长待夜蟾生。 心猿已伏都无念,海鸟相逢自不惊。 送别秋郊岂成恨,白云青嶂是归程。

白话文翻译:

在栝苍城担任了两年的代理太守,每当有师父来访,我都会亲自迎接和送别。 在春天长夜中,我常常怜惜地看着药杵捣药,等待着夜月升起时调琴。 心中的杂念已经平息,不再有任何思绪,就像海鸟相遇时自然不会惊慌。 在秋天的郊外送别,怎会有遗憾呢?因为我知道,白云缭绕的青山就是你的归途。

注释:

字词注释:

  • 假守:代理太守。
  • 栝苍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任职的地方。
  • 郡榻:指太守的官邸。
  • 擣药:捣药,指制药的过程。
  • 春漏永:春天的夜晚显得特别长。
  • 夜蟾生:夜晚月亮升起。
  • 心猿:比喻心境不宁,杂念纷繁。
  • 海鸟相逢自不惊:比喻心境平和,不受外界干扰。
  • 白云青嶂:形容山景美丽,也象征归隐之地。

典故解析:

  • 心猿已伏:出自佛教典故,比喻心境不宁的杂念已被控制。
  • 海鸟相逢自不惊:出自《庄子·逍遥游》,比喻心境平和,不受外界干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刘筠、钱惟演等并称“西昆体”诗人。他的诗风典雅华丽,讲究对仗和用典,作品多反映官场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在担任代理太守期间,送别一位名叫聰道人的僧人归隐缙云山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道人的敬重和送别时的深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道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擣药几怜春漏永,调琴长待夜蟾生”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长夜,又暗含了诗人对道人生活的理解和同情。而“心猿已伏都无念,海鸟相逢自不惊”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以及对道人心态的赞赏。最后两句“送别秋郊岂成恨,白云青嶂是归程”,以白云青嶂象征道人的归隐之地,表达了诗人对道人归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年假守栝苍城,郡榻唯师即送迎。”:诗人自述在栝苍城担任代理太守两年,每当有师父来访,都会亲自迎接和送别,显示了对道人的尊重和敬意。
  2. “擣药几怜春漏永,调琴长待夜蟾生。”:在春天长夜中,诗人怜惜地看着药杵捣药,等待夜月升起时调琴,描绘了宁静的夜晚和诗人的闲适生活。
  3. “心猿已伏都无念,海鸟相逢自不惊。”:心中的杂念已经平息,不再有任何思绪,就像海鸟相遇时自然不会惊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4. “送别秋郊岂成恨,白云青嶂是归程。”:在秋天的郊外送别,怎会有遗憾呢?因为诗人知道,白云缭绕的青山就是道人的归途,表达了对道人归途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心猿已伏”比喻心境不宁的杂念已被控制。
  • 拟人:“海鸟相逢自不惊”将海鸟拟人化,比喻心境平和,不受外界干扰。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擣药几怜春漏永,调琴长待夜蟾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道人的送别,表达了对道人的敬重和深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漏永:春天的夜晚显得特别长,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宁静的夜晚。
  • 夜蟾生:夜晚月亮升起,象征夜晚的宁静和诗人的闲适生活。
  • 心猿:比喻心境不宁,杂念纷繁,象征内心的纷扰。
  • 海鸟相逢自不惊:比喻心境平和,不受外界干扰,象征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 白云青嶂:形容山景美丽,也象征归隐之地,象征道人的归途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心猿已伏都无念”中的“心猿”比喻什么? A. 心境不宁 B. 心境平和 C. 心境超脱 D. 心境纷扰 答案:D

  2. 诗中“海鸟相逢自不惊”出自哪个典故? A. 《庄子·逍遥游》 B. 《庄子·齐物论》 C. 《庄子·养生主》 D. 《庄子·人间世》 答案:A

  3. 诗中“白云青嶂是归程”中的“白云青嶂”象征什么? A. 归隐之地 B. 官场生活 C. 世俗纷扰 D. 繁华都市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送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亿《别聰道人归缙云》与王维《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杨亿的诗更注重对道人的敬重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庄子》:包含了“海鸟相逢自不惊”的典故,可以帮助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