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乡检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对望郛郭》

时间: 2025-04-27 14:52:57

高城锁夕霭,远水浮秋空。

此时行役心,展转如飞蓬。

路入浅沙断,堪恸车辙穷。

岂无舟楫利,枉道非所从。

虽有泉石趣,暂到徒匆匆。

儿啼不入门,敢辞身狥公。

梦归身未归,薄宦真池龙。

披衣复起坐,惊鸿鸣西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城锁夕霭,远水浮秋空。
此时行役心,展转如飞蓬。
路入浅沙断,堪恸车辙穷。
岂无舟楫利,枉道非所从。
虽有泉石趣,暂到徒匆匆。
儿啼不入门,敢辞身狥公。
梦归身未归,薄宦真池龙。
披衣复起坐,惊鸿鸣西风。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城墙锁住了夕阳的薄雾,远处的水面漂浮着秋天的天空。
此时我在外奔波,心中不安,像飞舞的蓬草一样辗转不定。
路上进入了一片浅沙,令人痛心的是车辙已尽。
难道没有方便的船只吗?偏偏走错了路。
虽然有泉水和岩石的趣味,但匆匆而至,依然感到无趣。
孩子在门外哭泣,我敢辞去公职,回到家中。
梦中归去却身未归,薄薄的任职生活如同池边的龙。
披衣再次坐起,惊起了西风中鸣叫的鸿雁。

注释:

  • :封锁,锁住。
  • 夕霭:傍晚的雾霭,指黄昏时的景象。
  • 展转:辗转反侧,形容心情不安。
  • 飞蓬:指像飞舞的蓬草,形容漂泊无依。
  • 岂无:难道没有。
  • 舟楫:船只。
  • 泉石:泉水和山石,常用于描绘自然风光。
  • 儿啼:孩子哭泣。
  • 敢辞身狥公:敢于辞去官职,回归家中。
  • 薄宦:形容仕途生活的清淡。
  • 真池龙:比喻在仕途上难以成就的壮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余靖,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对社会的思考和个人的情感,尤其在描写自然和人事方面颇具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余靖在南方行役的途中,表达了他在外漂泊时的思乡之情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落。随着时局的变迁,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以“高城锁夕霭,远水浮秋空”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苍凉的秋夜景象,立刻引起读者对诗人内心感受的关注。接下来的“此时行役心,展转如飞蓬”则将诗人的心境映射到自然中,表现出他在外奔波的无奈与焦虑。

“路入浅沙断,堪恸车辙穷”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仿佛在无尽的沙路上迷失了方向。尽管“岂无舟楫利”,但“枉道非所从”的无奈感让人心生怜惜。即使在自然的美景中,诗人也感到“虽有泉石趣,暂到徒匆匆”,说明他内心空虚,无法真正享受这些景致。

后面的几句中,诗人对家庭的思念愈发明显,“儿啼不入门”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亲情,而“敢辞身狥公”则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庭的向往。最后两句“梦归身未归,薄宦真池龙”以梦境的形式表现了他对归属感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内心的挣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归属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城锁夕霭:高耸的城墙封锁了黄昏的薄雾,暗示一片孤独。
  2. 远水浮秋空:远处的水面映衬着秋天的天空,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此时行役心:此时我在外奔波,内心感到不安。
  4. 展转如飞蓬:心中辗转反侧,像飞舞的蓬草一样无依无靠。
  5. 路入浅沙断:走到一片浅沙,感觉道路已断,前途渺茫。
  6. 堪恸车辙穷:令人伤心的是车辙已尽,无法继续前行。
  7. 岂无舟楫利:难道没有方便的船只?
  8. 枉道非所从:偏偏走错了路,无法得到帮助。
  9. 虽有泉石趣:即使有泉水和岩石的趣味。
  10. 暂到徒匆匆:匆匆而至,依然感到无趣。
  11. 儿啼不入门:孩子在门外哭泣。
  12. 敢辞身狥公:我敢辞去官职,回到家中。
  13. 梦归身未归:梦中归去却身未归。
  14. 薄宦真池龙:薄薄的任职生活,让我无法成就理想。
  15. 披衣复起坐:披上衣服再次坐起。
  16. 惊鸿鸣西风:惊起了西风中鸣叫的鸿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展转如飞蓬”,将内心的无依无靠比作飞蓬。
  • 拟人:如“惊鸿鸣西风”,赋予鸿雁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如“高城锁夕霭,远水浮秋空”,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城:象征着隔绝与孤独。
  2. 夕霭: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3. 秋空:象征着宁静与清冷的心境。
  4. 飞蓬:象征着失去依靠的漂泊状态。
  5. 舟楫:代表着希望与救助的渴望。
  6. 泉石:象征着自然的美和心灵的慰藉。
  7. 儿啼:唤起对家庭的思念和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城锁夕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归属感
    • B. 孤独感
    • C. 喜悦感
    • 答案: B
  2. “岂无舟楫利”中的“舟楫”指的是什么?

    • A. 车
    • B. 船
    • C. 马
    •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薄宦”指的是?

    • A. 丰厚的官职
    • B. 清淡的仕途
    • C. 农田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王维《鹿柴》
  3.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 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思考,与余靖的思乡之情形成对比。
  • 王维《鹿柴》: 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余靖的孤独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余靖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