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小园水陆二洞成,口号志喜》

时间: 2025-02-04 16:17:38

腹裁口减,措大为山费。

次第双峰俨相对。

更多情、倩得巨掌仙灵,来一擘,便做金庭地肺。

共惊奇绝处,在水中央,小艇前穿杳无际。

漫夸他五泄,具体而微。

应不爽、想见游鱼乐意。

但胜侣、心知肯频来,且莫笑愚公,付之一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
小园水陆二洞成,口号志喜
腹裁口减,措大为山费。
次第双峰俨相对。
更多情倩得巨掌仙灵,来一擘,便做金庭地肺。
共惊奇绝处,在水中央,小艇前穿杳无际。
漫夸他五泄,具体而微。
应不爽想见游鱼乐意。
但胜侣心知肯频来,且莫笑愚公,付之一醉。

白话文翻译:

在小园的水陆之间,两洞已经形成,大家口号欢呼志趣高涨。
腹部的裁剪口减小,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建造高大的山。
依次而立的双峰雄伟相对。
更多的情怀仰仗那巨大的仙灵之手,轻轻一撇,便成就了金色的庭院与地脉。
在水中央的绝妙之处令人惊叹,小艇在无边的水面上穿行。
随意夸耀他的五条瀑布,细致而具体。
应该不会错过那游鱼的乐趣。
但知心的伴侣心中明白,愿意常常光顾这里,且不要笑愚公,只需醉心其中。

注释:

  • 小园:指的是小型的园林,通常是人们休闲的地方。
  • 口号志喜:形容人们欢呼雀跃,志向高远。
  • 腹裁口减:形容对内在和外在的精细雕琢和设计。
  • 双峰:指两个并立的山峰,象征着对峙的美丽景象。
  • 仙灵:指神仙或超自然的灵气。
  • 金庭地肺:形容美丽的庭院和丰饶的土地。
  • 五泄:指五条瀑布,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 愚公:引自“愚公移山”的典故,形容坚持不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衷,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俞彦创作的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小园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小园水陆二洞成”,即刻引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诗人用“口号志喜”表现人们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欢愉心情,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接下来的描写则更为细腻,尤其是对山峰的描绘,双峰“依次而立,雄伟相对”,不仅塑造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提到的“仙灵”与“金庭地肺”,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仿佛是在描绘一个人间仙境。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游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游鱼乐趣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知心伴侣的深厚感情。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园水陆二洞成,口号志喜:小园里水陆交错,两个洞穴已经形成,大家欢呼雀跃,志向高远。
  2. 腹裁口减,措大为山费:对内外的精细雕琢,花费了许多心机去建造高大的山。
  3. 次第双峰俨相对:依次而立的双峰相对而立,象征着相互辉映的壮丽。
  4. 更多情倩得巨掌仙灵,来一擘,便做金庭地肺:更多深情仰仗那巨大的仙灵之手,轻轻一撇,便成就了美丽的庭院与丰饶的土地。
  5. 共惊奇绝处,在水中央,小艇前穿杳无际:在水中央的绝妙之处令人惊叹,小艇在无边的水面上穿行。
  6. 漫夸他五泄,具体而微:随意夸耀他的五条瀑布,细致而具体。
  7. 应不爽想见游鱼乐意:应该不会错过那游鱼的乐趣。
  8. 但胜侣心知肯频来,且莫笑愚公,付之一醉:但知心的伴侣心中明白,愿意常常光顾这里,且不要笑愚公,只需醉心其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庭地肺”,比喻美丽的庭院与丰饶的土地。
  • 拟人:仙灵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与行为。
  • 对仗:例如“双峰俨相对”,展现了对称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展示了自然的壮美与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与陪伴的珍视,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小园: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 双峰:代表着壮丽与对峙的美感。
  • 仙灵:象征着自然之美和神秘力量。
  • 游鱼:代表着自由与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园”指的是: A. 一座小山
    B. 一片园林
    C. 一条河流
    D. 一栋房屋

  2. 诗中“双峰俨相对”是指的: A. 两座山峰
    B. 两个人
    C. 两条河流
    D. 两片森林

  3. “愚公”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坚持不懈的精神
    B. 追求快乐的心态
    C. 反映出自然的美
    D. 赞美友谊的价值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描绘山水自然之美,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望庐山瀑布》李白:同样表现对自然壮美的赞美。

诗词对比: 俞彦的《洞仙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俞彦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清幽的境界。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俞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