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日出城》
时间: 2025-01-26 02:05: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岁二之日,言出东城闉。
缇骑隘重乳,淤车坌行尘。
原野信滋腴,景物争光新。
青畴隐遥壩,弱柳垂芳津。
隐卒具威械,祭墦列重茵。
俗尚各有时,孝思情则均。
归途喧鼓铙,聚观无富贫。
坤隅地力狭,百业常苦辛。
设微行乐事,何由裕斯民。
守侯其勉旃,亦足彰吾仁。
白话文翻译
初年二月二日,正好出城东门。
华丽的骑士们骑马而行,车辙在尘土中坎坷不平。
原野肥沃,风景焕然一新。
青翠的田野隐约可见,柔弱的柳树垂下了芳香的枝条。
隐秘的士兵装备着武器,祭坛旁边铺设着华丽的垫子。
世俗的风尚各有其时,孝顺的情感则人人相同。
归途之上鼓声喧闹,聚集的人群里没有富人和穷人之分。
大地的边缘狭窄,百业常常艰辛辛苦。
设立微小的娱乐活动,如何能让百姓富裕起来?
守护与努力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彰显我的仁德。
注释
- 缇骑:指的是华丽的骑士,缇是红色的意思,通常用来形容华丽。
- 淤车:车辙由于泥土而造成的障碍。
- 信滋腴:原野滋养丰富,肥沃。
- 芳津:指的是芳香的液体,通常是指春天柳树上的露水。
- 隐卒:隐蔽的士兵,指的是隐藏的军事力量。
- 祭墦:祭坛,通常是祭祀用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田况,字子英,号孤云,宋代诗人,生于四川,擅长诗文,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怀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在春日出城游玩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关注民生问题。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诗人出城游玩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头两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原野的肥沃和春天的美好,青翠的田野和柔弱的柳树传达了自然的和谐美。诗中隐含的士兵和祭坛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然而,诗人在赞美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同时,也不忘揭示社会中的贫富差距,表达对民生的关注。结尾处提到微小的娱乐活动如何能让百姓富裕,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田况对春日游乐的生动记录,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岁二之日,言出东城闉:点明了时间(初春二日)和地点(东城出发),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 缇骑隘重乳,淤车坌行尘:描绘出骑士们行进的艰难,暗示了交通的不便。
- 原野信滋腴,景物争光新:展现春日的美丽,土地肥沃,景色焕然一新。
- 青畴隐遥壩,弱柳垂芳津:用青色的田野和柔弱的柳树,传达自然的和谐美。
- 隐卒具威械,祭墦列重茵:暗示社会的安定,军队的存在和祭祀的庄重。
- 俗尚各有时,孝思情则均:强调社会风俗和孝道情感的普遍性。
- 归途喧鼓铙,聚观无富贫:说明归途的热闹,强调人们的平等。
- 坤隅地力狭,百业常苦辛:反映社会的艰辛,强调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 设微行乐事,何由裕斯民:表达对民生的关注,思考如何改善百姓的生活。
- 守侯其勉旃,亦足彰吾仁:强调守护与努力的重要性,展现仁爱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缇骑”“淤车”营造出场景的生动感。
- 对仗:如“归途喧鼓铙,聚观无富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形成了丰富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游乐的愉悦,同时关注社会的艰辛与民生的困境,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的田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柳树:代表着柔和与春天的气息。
- 骑士与士兵:象征着社会的安定与秩序。
- 鼓声:传达出归途的热闹与人们的欢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缇骑”指的是什么? A. 贫穷的人
B. 华丽的骑士
C. 农民 -
诗人在描述自然时,使用了哪些意象? A. 山脉
B. 柳树与田野
C. 大海 -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事与民生的苦难,对比田况的乐观态度,展现了不同的社会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田况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