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惯处贱贫知世态,饱谙迁谪见家风。
白话文翻译:
习惯了贫贱的生活,深知世态炎凉;经历过迁徙流亡,见识了不同的家族风气。
注释:
- 惯处:习惯于生活在某种环境中。
- 贱贫:指生活贫困、地位低贱。
- 知世态:了解社会的风气与人情世态。
- 饱谙:深刻地熟悉。
- 迁谪:指因某种原因而被迫迁移、流亡。
- 家风:家族的风气和传统。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迁谪”,可以联想到历史上许多因政治原因被贬谪的文人,如唐代的白居易等,表明了对生活境遇的深刻体验和对人情世态的独到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纯粹,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于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范纯粹经历了一段艰苦的生活后,借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世态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世态的复杂与人心的变化。首句“惯处贱贫知世态”以“惯处”二字开篇,便表明了诗人生活的底层经历,生活的艰辛使他对世态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艰难的生活中,诗人既体验到了社会的冷漠,也看到了人情的温暖。第二句“饱谙迁谪见家风”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不同家庭风气的观察与思考。迁谪不仅是身体的流亡,更是心理的反思。通过这两句诗,作者将个人的生活境遇与社会的风气、家庭的文化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既有对贫贱生活的无奈,也有对世态炎凉的警觉,表达出一种对人情冷暖的理解与反思,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惯处贱贫知世态:习惯于贫穷的生活,使得作者对社会的风气有了深刻的认识。
- 饱谙迁谪见家风:经历过流亡,见识到不同的家庭风气,表明作者的见识和对人情世态的敏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前后两句结构对称,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生活的双重体验。
- 比喻:用“世态”与“家风”比喻社会与家庭的复杂关系,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反思与对世态人情的深刻理解。主题围绕生活的艰辛与人情的冷暖,传递出一种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贱贫:象征着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人们在逆境中的生存状态。
- 迁谪:代表着流亡与失落,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惯处贱贫知世态”中的“知”指的是什么?
- A. 听
- B. 知道
- C. 忘记
-
“迁谪”意指:
- A. 迁移
- B. 旅行
- C. 归乡
-
该诗表现了哪种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与思考
-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感受,但更侧重于国家与个人命运的结合。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注重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描写,反映出对生活的深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宋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