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万弟还黎城署》
时间: 2025-01-10 23:09: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子万弟还黎城署
小弟朝来别我行,正逢京国逼清明。
一鞭晚宿临洺驿,三月人归上党城。
远道梦随春水阔,微官装抵柳花轻。
阿兄索米尤堪哂,可及哦松格调清。
白话文翻译:
我弟弟今早离开我,正好赶上清明节前。
他一鞭马儿在临洺驿宿了一晚,三月时节人们都回到上党城。
远道的梦随着春水奔流而去,我这微薄的官职与柳花相比显得轻盈。
哥哥索要米饭却让我笑,哪里能比得上松树的清雅气质呢?
注释:
- 小弟: 指作者的弟弟。
- 朝来: 今早。
- 京国: 指京城,提到清明节时,京城的人们常常会回乡扫墓。
- 一鞭晚宿: 指骑马赶路,晚上在临洺驿停留。
- 上党城: 上党是古地名,今山西省的一个地区。
- 微官: 指作者的低微官职。
- 索米: 请求米饭,古时家人团聚时常常有送米的习俗。
- 哦松: 形容松树的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生于清代,字宗懋,号尧峰,江苏人,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悟。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明节前夕,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与对家乡的思念。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常常是人们祭奠故人、扫墓的时刻,因而诗中流露出对亲人的关心与祝福。
诗歌鉴赏:
《送子万弟还黎城署》通过描绘小弟前行的场景,展现了离别时的细腻情感。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象与人情关系的结合,展现出浓厚的乡情与亲情。开头的“别我行”引起了读者的注意,随着诗句的展开,情感愈加饱满。
该诗的意象丰富,清明节前的时节,春水流动,给人以生命和希望的感觉。“远道梦随春水阔”,不仅是对弟弟旅途的描述,更是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诗人用“微官装抵柳花轻”自谦,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与对人情的珍惜,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最后一联“阿兄索米尤堪哂”,表现出诗人与弟弟之间亲密的关系,并用清雅的松树比喻,显示出一种生活的哲理与审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离别的惆怅,也有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弟朝来别我行: 诗人早晨与小弟分别,点明了离别的情境。
- 正逢京国逼清明: 结合清明节的习俗,强调时节的特殊性。
- 一鞭晚宿临洺驿: 描述弟弟的行程和旅途的艰辛。
- 三月人归上党城: 春回大地,人们纷纷返乡。
- 远道梦随春水阔: 诗人感慨旅途的遥远与梦境的流淌。
- 微官装抵柳花轻: 自谦地提到自己的地位,强调轻盈的生活态度。
- 阿兄索米尤堪哂: 亲切地提到哥哥索米的情景,表现出家庭的温暖。
- 可及哦松格调清: 用松树的高雅气质作结,展现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歌更加韵律优美。
- 比喻: 将自己的官职与柳花作比较,表现出生活的轻松与幽雅。
- 拟人: “梦随春水阔”赋予了梦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别、思乡、亲情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明: 代表着祭奠与思念,承载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 春水: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流淌的春水映照着人生的流转。
- 柳花: 代表轻盈与柔美,暗喻生活的轻松与自在。
- 松树: 表现出高雅、坚韧的品格,是一种理想的生活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
B. 清明
C. 端午
D. 春节 -
“远道梦随春水阔”中的“春水”象征什么? A. 生命与希望
B. 悲伤与哀愁
C. 旅行的艰辛
D. 家乡的思念 -
诗人用什么比喻自己的官职? A. 柳花
B. 松树
C. 春水
D. 上党城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描写离别与思乡之情。
- 《送友人》:王之涣的作品,主题相近,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送子万弟还黎城署》与李白的《送友人》均表现出友情与离别的主题,前者更侧重于亲情与乡情的交织,后者则强调友情的深厚。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在意象选择与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陈维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