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怀达楼》

时间: 2025-01-26 07:17:40

心远目难尽,境须诗与论。

风樯谁客艇,烟树某家村。

野草春千古,江天月一痕。

旧时方册事,一笑付方樽。

意思解释

题怀达楼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原文展示:

心远目难尽,境须诗与论。
风樯谁客艇,烟树某家村。
野草春千古,江天月一痕。
旧时方册事,一笑付方樽。

白话文翻译:

心思远大,但眼前的景色难以尽览,只有通过诗歌和讨论来感受这个境界。风帆摇曳,谁在乘坐那艘小船?烟雾缭绕,树木隐约,似乎某个村庄在此。野草在春天中延续千古,江天上只有一轮月影。过去的事情如同书册一般,笑谈之间便可付诸一笑,转瞬即逝。

注释:

  • 心远: 心思远大。
  • 目难尽: 眼前的景色难以看尽。
  • 境须诗与论: 只有通过诗歌和议论才能表达此种境界。
  • 风樯: 风中摇曳的帆。
  • 烟树: 被烟雾笼罩的树林。
  • 某家村: 隐约可见的某个村庄。
  • 野草春千古: 野草的生命力量延续千古。
  • 江天月一痕: 江面上月亮留下的一道痕迹。
  • 旧时方册事: 过去的事情,像书册一样。
  • 一笑付方樽: 轻松一笑,将往事抛诸脑后,转而举杯畅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平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在唐宋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怀达楼,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反映出宋代士人的胸怀与情怀,抒发对过往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题怀达楼》通过简洁的语言与深邃的意境,展示了李曾伯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心远目难尽”展现了诗人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既有理想抱负,又感受到眼前景色的局限,这种心境引人深思。接下来的“境须诗与论”则是对诗歌与讨论的推崇,强调了艺术对境界的提升作用。

诗中“风樯谁客艇”与“烟树某家村”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乡图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诗人借助风帆、烟树等意象,唤起读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情画意。转而提到“野草春千古”,则表明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延续,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旧时方册事,一笑付方樽”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面对过往,诗人选择以笑对之,象征着对过去的放下与对未来的期待。整体来看,诗作不仅富有哲理,也渗透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令人在阅读时倍感亲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心远目难尽: 诗人自觉心志高远,但眼前的景色无法尽览。
    2. 境须诗与论: 只有通过诗歌与讨论才能深入体验这种境界。
    3. 风樯谁客艇: 描述自然景色,想象在水上漂泊的旅人。
    4. 烟树某家村: 诗人描绘村庄的朦胧,给人一种神秘感。
    5. 野草春千古: 赞美自然的生命力,表达对自然的敬仰。
    6. 江天月一痕: 诗人以月亮映射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7. 旧时方册事: 过去的事情如同书册,象征时间的流逝。
    8. 一笑付方樽: 轻松面对过去,享受当下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 “江天月一痕”,将月亮比作痕迹,展现其短暂之美。
    • 对仗: 诗句之间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 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交融,构成丰富的意象系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的哲思以及对过往的洒脱态度,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心远: 象征理想与追求。
  • 风樯: 自由与漂泊的象征。
  • 烟树: 朦胧的乡愁与自然的神秘。
  • 野草: 自然的坚韧与永恒的生命力。
  • 江天月: 生命的短暂与美丽的瞬间。
  • 方册: 代表过往的记忆与历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心远目难尽”意指什么?

    • A. 心思狭隘
    • B. 理想远大
    • C. 目光短浅
    •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野草春千古”表达了什么?

    • A. 对历史的怀念
    • B. 对自然生命的赞美
    • C. 对人生的无奈
    • 答案: B
  3. “旧时方册事”中的‘方册’指代什么?

    • A. 书籍
    • B. 过去的事情
    • C. 诗词
    •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题怀达楼》 两者均涉及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乡,而《题怀达楼》则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探索。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人李曾伯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