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潞河城楼》

时间: 2025-01-10 22:25:34

秋雁又南去,旅人还北征。

空山摧木叶,落日满江城。

尘事纷如积,华年暗自惊。

壮心殊耿耿,徒作不平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雁又南去,旅人还北征。
空山摧木叶,落日满江城。
尘事纷如积,华年暗自惊。
壮心殊耿耿,徒作不平鸣。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雁阵再次南飞,旅行者却依旧北上征途。
空旷的山林中,树叶纷纷飘落,夕阳洒满了江边的城镇。
世俗的烦恼像堆积的尘埃一样纷乱,青春年华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壮志雄心却依然激荡,最终只能发出无奈的鸣叫。

注释:

  • 秋雁:指秋季迁徙的雁,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
  • 旅人:指在外旅行的人,代表了对故乡的思念。
  • 空山:指空旷的山峦,表达了环境的寂静和孤独。
  • 摧木叶:摧是摧毁、打击的意思,形容树叶在秋风中纷纷落下。
  • 落日满江城: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江边的城市,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惆怅的氛围。
  • 尘事纷如积:形容世俗的琐事繁杂纷乱,如同堆积的尘埃。
  • 华年:意指年轻的岁月,暗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壮心殊耿耿:壮志依然坚定,但心中难免有不平之鸣。

典故解析:

无特定典故,但可理解为对时光流逝和壮志未酬的感慨,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桢,清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但其诗歌多表现壮志未酬及对时事的关注,风格多为沉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天,秋季常是人们思乡和感伤的时节,诗人在这时刻作此诗,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日登潞河城楼》以秋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诗歌开头描绘了秋天的雁阵和旅人的离去,暗示着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接着通过“空山摧木叶”,诗人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忧伤。随着“尘事纷如积”一句的出现,诗人转向对人生琐事的思考,感叹时光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

最后两句“壮心殊耿耿,徒作不平鸣”,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无奈,虽然心中有壮志,但面对现实的无情与琐碎,最终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人对人生、时间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雁又南去:描绘秋天的雁阵南飞,暗示离散与思乡。
    • 旅人还北征:旅人北上,象征着追寻和奋斗。
    • 空山摧木叶:空旷的山林,树叶飘落,象征着孤独与时光的流逝。
    • 落日满江城:夕阳的余晖,给人以宁静的美感,同时又带来惆怅。
    • 尘事纷如积:生活琐事繁杂,令人感到压抑与无奈。
    • 华年暗自惊:青春年华的流逝,让人心中惊慌。
    • 壮心殊耿耿:尽管心中有理想与壮志,仍感到无奈。
    • 徒作不平鸣:心中不平,最终只能发出无声的叹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俗琐事比作积尘,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壮心殊耿耿”赋予心情以生命,表现出内心的激荡。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基调为惆怅与沉重。

意象分析:

  • 秋雁:象征离散和思乡,反映人内心的孤独。
  • 落日:象征时间流逝,给人以惆怅感。
  • 空山:表现 solitude 和内心的孤寂。
  • 华年:代表青春和理想,激发人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雁又南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乡
    B. 欢快
    C. 忧伤

  2. “尘事纷如积”中的“尘事”指的是什么? A. 美好回忆
    B. 生活琐事
    C. 未来希望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C. 对爱情的歌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李白《夜泊牛津口》的孤独感进行对比,李白在夜晚的孤独和思考中,表达了对理想的坚持;而顾桢在秋日的萧瑟中,则更多地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壮志未酬的惆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顾桢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