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山钱著作》
时间: 2024-09-19 21:17:35意思解释
送萧山钱著作
原文展示
才高诸彦故无嫌,兄弟同时举孝廉。
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
灵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帘。
好去弦歌聊自慰,郡人谁敢慢陶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钱著作的惜别之情。诗人感慨他才华出众,众人对他并无嫉妒。兄弟二人同为孝廉,前途光明。东边的官职已经任命,而西州的重逢却已是白发苍苍。灵胥河水清澈流过集市,神禹分山的翠色映入帘外。希望他能去享受音乐以解忧,谁敢轻视像陶潜那样的隐士?
注释
- 诸彦:指众多才子。
- 孝廉:古代科举中的一种称号,指品德高尚、孝顺父母的人。
- 方墨绶:指官职的印绶。
- 苍髯:形容年纪渐长,胡须已白。
- 灵胥:古代传说中的水神。
- 神禹:指大禹,是中国古代治水的英雄。
- 陶潜:陶渊明,隐士诗人,以田园诗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主张变法,富有才华和创新精神。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寄托政治理想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任职期间,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挣扎与理想。诗中提到的“孝廉”、“墨绶”等,更是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官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钱著作的送别,表达了王安石对才华与品德的推崇,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开头的“才高诸彦故无嫌”直接赞美了钱著作的才能,展现出一种无私的友谊与欣赏。接下来提到的兄弟同时中举,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事业的祝福,也暗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反映出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后半部分通过灵胥水的清澈和神禹山的翠色,营造出一种自然美,暗示知音的珍贵与人生的乐趣。最后一句“郡人谁敢慢陶潜”则是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轻蔑,表达了对陶渊明式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才高诸彦故无嫌:赞美钱著作的才华,表示众人对他的嫉妒心态并不存在。
- 兄弟同时举孝廉:强调兄弟二人同为孝廉,展现了彼此的出色与品德。
- 东观外除方墨绶:提到官职的任命,暗示了钱著作的前途光明。
- 西州相见已苍髯:表达诗人与钱著作重逢时,岁月已让彼此显得苍老。
- 灵胥引水清穿市: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清新的生活。
- 神禹分山翠入帘:自然之美与生活的交融,增添了诗的意境。
- 好去弦歌聊自慰:希望钱著作能够通过音乐来消解忧愁。
- 郡人谁敢慢陶潜:强调陶渊明的隐士地位,并与自身境遇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东观外除”和“西州相见”,形成对称。
- 比喻:灵胥与神禹的描写,赋予自然以人文情感。
- 排比:通过并列的句子结构,增强诗的气势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才华与品德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才华:象征着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
- 兄弟:强调友情与志同道合。
- 水与山:象征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清澈。
- 弦歌:代表艺术和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孝廉”是指什么? A. 一种官职
B. 品德高尚的人
C. 诗歌形式
答案:B -
王安石在诗中对钱著作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嫉妒
B. 欣赏和祝福
C. 漠不关心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陶潜”是指谁? A. 王安石的朋友
B. 陶渊明
C. 一个历史人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陶渊明:两位诗人虽然风格迥异,但均表现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王安石更关注社会与政治,而陶渊明则专注于个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全集》
- 《陶渊明诗选》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