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庵前桃李春争开,雪里见花惟有梅。
莫谓枝梢有分别,根本自异非人栽。
白话文翻译:
庵前的桃花和李花在春天争相开放,只有在雪中才能看到梅花的盛开。
不要以为树枝的顶端有不同,实际上它们的根本就不同,根本不是人种植的。
注释:
- 庵:指寺庙或隐士居所,表示作者的隐居生活。
- 桃李:指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的生机。
- 梅: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尤其在冬季寒冷时依然盛开。
- 莫谓:不要认为。
- 根本自异:根本就是不同的。
- 人栽:人所种植的,暗示人造与自然的区别。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赞美,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尤其是在寒冬中开花,常常与“傲雪”相联系。桃李则常常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其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张继先隐居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他在简单生活中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桃李花开与冬季梅花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的独特性。作者以庵前的桃李为引子,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随后转而赞美梅花在冰雪中绽放的坚韧。这是对人类种植与自然生长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诗中“莫谓枝梢有分别,根本自异非人栽”,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多元化与个体的独特性。诗人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庵前桃李春争开:描绘春天,庵前的桃花和李花争相开放,象征着春天的活力。
- 雪里见花惟有梅:在雪中才能见到梅花的盛开,突出梅花的坚韧与高洁。
- 莫谓枝梢有分别:提醒人们不要认为不同的树枝有不同的命运。
- 根本自异非人栽:强调生命的根本差异,并非是人所能控制或栽培的。
修辞手法:
- 对比:桃李与梅花的对比,表现出不同的生命特质。
- 拟人:桃李和梅花似乎在争斗,赋予了植物以人的情感。
- 象征:梅花象征高洁和坚韧,桃李象征繁荣与生机。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阐释了生命的多样性与个体的独特性,强调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鼓励人们尊重生命的本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繁荣。
- 梅:象征坚韧和高洁,尤其是在逆境中生长的能力。
- 雪:代表寒冷与艰难的环境,强调梅花的独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继先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根本自异”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差异
B. 人的种植
C. 生活的简单
D. 花的美丽 -
下列哪种花在雪中开放? A. 桃花
B. 李花
C. 梅花
D. 牡丹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梅花》与《庵居杂咏九首》都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但王安石的《梅花》更侧重于梅花的孤高与清香,而张继先则通过与桃李的对比,强调了生命的本质与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