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崇高还武夷山 其一》

时间: 2025-01-23 23:37:15

云岩岩下聘君家,长记宵谈到曙霞。

今日陇头谁洒饭,鹧鸪啼老白桐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林崇高还武夷山 其一
云岩岩下聘君家,
长记宵谈到曙霞。
今日陇头谁洒饭,
鹧鸪啼老白桐花。

白话文翻译

在云岩的山脚下,我曾造访过你的家,
我常常记得我们夜谈至天明的情景。
今天在高坡上,又有谁来为你准备饭菜?
只听见鹧鸪在老白桐花旁啼叫。

注释

  • 云岩:指云岩山,地点名称,可能为作者或朋友的故乡。
  • 聘君家:指拜访朋友的家。
  • 长记:常常记得。
  • 宵谈:夜间的谈话。
  • 曙霞:黎明时分的霞光。
  • 陇头:高地、坡头。
  • 洒饭:指准备饭菜。
  • 鹧鸪:一种鸟,常用来象征清幽的环境。
  • 白桐花:指白色的桐树花,象征春天。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诗中提及的“鹧鸪啼”和“白桐花”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常用以表达离别、思乡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个性洒脱,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友人林崇高回武夷山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夜谈的情景,云岩山下的访谈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何等珍贵。第三句的“今日陇头谁洒饭”则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惆怅,似乎在暗示,虽然友人要离开,今后再聚的时光会变得渺茫,谁来再为他准备饭菜呢?最后一句以“鹧鸪啼老白桐花”作结,既是对自然美的描绘,也象征着思念和哀愁。鹧鸪的鸣叫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与孤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云岩岩下聘君家: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暗示着友谊的亲近。
    • 长记宵谈到曙霞:强调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延续至黎明,象征着美好回忆的永恒。
    • 今日陇头谁洒饭:表达了对未来聚会的忧虑,反映出生活的无常。
    • 鹧鸪啼老白桐花:自然的声音与景象,增添了离别的情感厚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鹧鸪和白桐花都是情感寄托。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描绘,表达了珍惜友谊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意象分析

  • 云岩:象征着自然与友谊的结合。
  • 白桐花:象征纯洁和美好,反衬出离别的忧伤。
  • 鹧鸪:象征孤独与思念,强调环境的宁静和内心的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张翥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鹧鸪”主要用来象征什么?
    A. 美好
    B. 离别
    C. 快乐
    D. 友谊

  3. “今日陇头谁洒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期待
    C. 忧虑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传达了相似的离别情感。
  • 《夜泊牛津》(杜甫): 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翥的《送林崇高还武夷山》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风格不同,前者更自然细腻,后者则豪放激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读》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