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柯敬仲之京》
时间: 2025-04-28 00:47: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柯敬仲之京
作者:张翥 〔元代〕
给事先皇禁邸中,
归来空抱小臣弓。
鱼龙夜落黄河水,
鸿雁秋征白霫风。
郢国善歌推宋玉,
汉庭能赋待扬雄。
如君必用才优俊,
重见金闺尺籍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柯敬仲的惜别之情。诗中提到柯敬仲曾在皇宫中担任重要职务,如今归来,却只抱着空无的弓具,似乎没有带回什么荣耀。接着描绘了夜晚黄河水面上鱼龙落水的景象,和秋天鸿雁在寒风中飞翔的情景,渲染了一种伤感的氛围。诗人回忆起古代的文人,如宋玉和扬雄,表现出对才华的渴望与欣赏。最后,诗人寄希望于柯敬仲,如果能够好好使用他的才华,定能再度得到朝廷的重用。
注释
- 给事: 为皇帝服务的官员。
- 禁邸: 指皇宫,表示柯敬仲曾在皇宫任职。
- 小臣弓: 这里指的是柯敬仲的官职和荣耀,意指“空抱”。
- 鱼龙夜落: 鱼和龙都是水中的生物,形容夜晚黄河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 白霫风: 秋天的寒风,带有细雨的感觉。
- 郢国: 古国,出产善歌之人,如宋玉。
- 汉庭: 汉朝的宫廷,意指文人如扬雄的才能。
- 金闺尺籍: 指朝廷的册封和重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因其词风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诗作多以抒情和送别为题材,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柯敬仲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期盼和惜别之情。元代政治动荡,但文人仍渴望通过才华获得重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寄托。开头两句,诗人以自身的经历与情感引入,表现出柯敬仲在皇宫的辛苦与荣耀的消逝,暗含对权力的无奈。接下来的意象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一种凄凉感,诗人用“鱼龙夜落黄河水”和“鸿雁秋征白霫风”对比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命运,突显了时间的无情。随后,诗人提及郢国的宋玉与汉庭的扬雄,表达对才华的赞美与渴望,体现了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最后,诗句“如君必用才优俊,重见金闺尺籍通”则表达了对柯敬仲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信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给事先皇禁邸中: 描述柯敬仲在皇宫中任职的经历。
- 归来空抱小臣弓: 归来时却没有什么实质的成就。
- 鱼龙夜落黄河水: 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孤独与落寞。
- 鸿雁秋征白霫风: 秋天的鸿雁飞行,象征离别和思乡。
- 郢国善歌推宋玉: 提到古代善歌的文人,表现对才华的怀念。
- 汉庭能赋待扬雄: 赞美扬雄的才能,反映出对才华的追求。
- 如君必用才优俊: 希望柯敬仲能够被重用。
- 重见金闺尺籍通: 期待柯敬仲能够重返朝廷。
修辞手法:
- 比喻: 夜晚的黄河水比作世事的波动。
- 对仗: 前后句形成整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集中在对友人的关心、对才华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蕴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河水: 象征着历史的悠久与变迁。
- 鸿雁: 代表离别与思念。
- 宋玉、扬雄: 体现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
“郢国善歌推宋玉”中的“宋玉”指的是哪类人物?
A. 战士
B. 文人
C. 商人
D. 农民 -
诗中提到的“鸿雁”象征着什么?
A. 喜庆
B. 离别
C. 荣耀
D. 富贵
答案: 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通过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更为细腻的情感;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更多地强调了理想与前途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