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式无外归高丽》
时间: 2025-01-11 11:58: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式无外归高丽
三韩山水有灵晖,
秀出斯人了佛机。
岳寺禅馀留偈别,
王城斋罢戴经归。
瓶收沧海降龙入,
锡度秋空近鹤飞。
只恐故林云卧后,
一镫秋老木棉衣。
白话文翻译:
送别式无外归往高丽。
三韩的山水散发着灵气,
这位高人显然得到了佛的启示。
在岳寺的禅意中留下了告别的偈语,
王城中斋戒结束后他带着经卷回家。
瓶中收集着沧海的降龙入,
锡度的秋空中鹤飞临近。
只怕故乡的树林在云中沉睡,
一盏秋天的老木棉衣在等待。
注释:
- 三韩:古代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指新罗、百济和高句丽,代表朝鲜的山水。
- 灵晖:灵气与光辉,暗指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 了佛机:理解佛教的道理,获得悟性。
- 岳寺:指高山上的寺庙,常与佛教禅宗相关联。
- 锡度:指代佛教的祝福和加持。
- 降龙:指降伏龙神,象征着佛法的力量。
- 木棉衣:木棉树的衣,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自然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字子元,号天宇,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闻名,作品风格多以描写山水自然、寄情于友、抒发人生感慨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张翥送别友人式无外归高丽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友人送别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的开头提到“三韩山水”,不仅为读者展现了高丽的自然美,更是通过“灵晖”二字体现了自然的灵气与精神。接下来的“秀出斯人了佛机”则进一步延伸到对友人的赞美,显示出其深厚的佛理修养和智慧。
“岳寺禅馀留偈别”一句则是通过对禅宗文化的引入,将整个送别的氛围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超脱与宁静。后面的“王城斋罢戴经归”则表现出友人从修行归来,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回归。
诗的后半部分,张翥通过“瓶收沧海降龙入”与“锡度秋空近鹤飞”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广阔与生命的流动。而最后两句“只恐故林云卧后,一镫秋老木棉衣”则流露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悟人生的无常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韩山水有灵晖:描写三韩地区的灵秀山水,充满生机。
- 秀出斯人了佛机:赞美友人有高尚的修养,已悟得佛理。
- 岳寺禅馀留偈别:在岳寺留下了告别的禅偈,传达出深厚的禅意。
- 王城斋罢戴经归:友人结束了斋戒,带着经文回到王城。
- 瓶收沧海降龙入:瓶中似乎装着大海的气息,象征佛法的广博。
- 锡度秋空近鹤飞:佛陀的祝福似乎伴随着秋天的鹤飞。
- 只恐故林云卧后:担忧故乡的树林在云中沉睡,暗示思乡之情。
- 一镫秋老木棉衣:秋日的木棉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瓶收沧海降龙入”,将瓶比作容纳自然与佛法的器皿。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岳寺禅馀留偈别,王城斋罢戴经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的描写(如山水、鹤飞)与人文的结合(如禅、经文),形成了丰富的意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佛理的理解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友谊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韩:象征着高丽的文化与自然。
- 灵晖:代表自然的灵动与生命力。
- 岳寺:佛教的象征,体现出禅意与哲理。
- 秋天:象征着变化与成熟,带有思索与感伤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韩”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中国
- B. 高丽
- C. 日本
-
“岳寺禅馀留偈别”中的“偈”是什么?
- A. 一种诗体
- B. 佛教的韵文
- C. 书法艺术
-
诗中提到的“锡度”指的是什么?
- A. 地名
- B. 佛教的祝福
- C. 一种饮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张翥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友人送别时的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张翥更注重自然与哲理的结合,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