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舟隔岁望回音,
及得回音恨更深。
从此远书无用寄,
九原芜没转伤心。
白话文翻译:
在海上漂泊,隔着岁月遥望归音,
终于得到了消息,却越发感到心中怨恨更深。
从今往后,远方的书信已无用处,
只剩下心伤在这荒芜之地。
注释:
- 海舟:指在海上行驶的船只,象征着远行和孤独。
- 隔岁:隔着一年,表示时间的流逝。
- 回音:指能够传递消息的音信。
- 恨更深:得知消息后,对过去的怀念和怨恨加深。
- 远书:指远方的书信,表达了对远方人或事的思念。
- 九原:古代对坟墓的称呼,象征着死亡和哀伤。
- 芜没:荒芜、无生气的样子,暗示了心灵的荒凉。
典故解析:
“九原”指的是古代的埋葬之地,诗中提到的“九原芜没”暗示了对逝去的人的追思与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深情著称。生活在元代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张翥的诗作往往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翥远行时,接到了两封丧告,表达了他对逝者的悲伤和对往昔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在失去亲友后的无奈与痛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海舟、回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氛围。诗人站在海边,遥望着远方的归音,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前两句通过“海舟隔岁”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期盼与渴望。而后两句则从希望转向失落,得到了回音却又恨更深,显示出对逝去友人的惋惜与哀痛。尤其是“九原芜没”的意象,深刻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对逝者的追思,表现了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对比和反转,使得哀伤的情绪更加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舟隔岁望回音:诗人身处海边,怀念远方的朋友,等待着音信的到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 及得回音恨更深:终于等来了消息,却是悲惨的音信,反而让诗人感到更加痛苦,说明了期盼与失望之间的矛盾。
- 从此远书无用寄:感受到失去的痛苦后,诗人意识到远方的书信已无意义,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和绝望。
- 九原芜没转伤心:提到坟墓的荒芜,象征着死亡,诗人对死者的哀悼使得心情更加沉重。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后两句通过“望回音”和“恨更深”的对比,展现出期盼和失望的强烈反差。
- 意象:海舟、回音、九原等意象深刻,富有象征意义,传达出离别和思念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逝去友人的追思为主题,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传达出深切的哀伤和对生命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舟:象征着远行和孤独。
- 回音:象征着音信和希望,随之而来的却是失望。
- 九原:象征着死亡和哀伤,暗示生命的无常。
- 芜没:表示内心的荒凉和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海舟隔岁望回音”中的“海舟”指的是什么? A. 海上的船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动物 -
本首诗中提到的“九原”主要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生命
C. 死亡
D. 财富 -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哀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张翥的《七月望日》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现了对过往的思念,但张翥更侧重于对逝去友情的追忆,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和英雄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