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景几人爱,爱之当远寻。 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 县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 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
白话文翻译:
清新的景色有几人真正喜爱,喜爱它就应当不远千里去追寻。 直到临近韩岳之地,才真正见到洛川的深远。 县城坐落在云山之间,百姓的居所如同水边的竹林般宁静。 那些没有心机的闲散之物,越发觉得少有知音。
注释:
- 清景:清新的景色。
- 韩岳:指韩山和岳山,这里泛指高山。
- 洛川:洛河流域,这里指洛河的深远。
- 云山腹:云雾缭绕的山间。
- 水竹心:形容民居环境宁静如水边的竹林。
- 无机:没有心机,纯朴自然。
- 闲物:闲散之物,指自然界中不刻意追求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淡雅,富有哲理。这首诗是他在福昌县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纯朴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邵雍在福昌县时,被当地的自然风光所吸引,感叹清新的景色少有人真正喜爱和珍惜,因此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纯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清新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纯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清景几人爱,爱之当远寻”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清新景色的热爱,认为真正喜爱它的人应当不远千里去追寻。后文通过“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等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深远和宁静,以及县城坐落在云山之间的美景。最后两句“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纯朴生活的向往,认为那些没有心机的闲散之物越发显得少有知音,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景几人爱,爱之当远寻”:诗人感叹清新的景色少有人真正喜爱,认为真正喜爱它的人应当不远千里去追寻。
- “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诗人临近高山,才真正见到洛川的深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珍视。
- “县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描绘了县城坐落在云山之间的美景,以及百姓居所的宁静如水边的竹林。
- “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纯朴生活的向往,认为那些没有心机的闲散之物越发显得少有知音。
修辞手法:
- 比喻:“民居水竹心”比喻民居环境宁静如水边的竹林。
- 拟人:“无机类闲物”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表达了对纯朴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纯朴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景:清新的景色。
- 韩岳:高山。
- 洛川:洛河的深远。
- 云山腹:云雾缭绕的山间。
- 水竹心:宁静如水边的竹林。
- 无机:纯朴自然。
- 闲物:闲散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景几人爱”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珍视? A. 自然美景 B. 城市繁华 C. 人际关系 D. 物质财富
-
“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中的“韩岳”指的是什么? A. 韩山和岳山 B. 韩愈和岳飞 C. 韩国和岳阳 D. 韩非和岳麓
-
“县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县城繁华 B. 县城宁静 C. 县城荒凉 D. 县城拥挤
-
“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纯朴生活 B. 奢华生活 C. 忙碌生活 D. 复杂生活
答案:1. A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寻。
诗词对比:
- 邵雍的《至福昌县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邵雍的诗更多了一层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纯朴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