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凌叔子》
时间: 2025-01-24 10:52:33意思解释
寄凌叔子
作者: 顾鸿志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岁宴山中桂树枯,
思君渺渺海云孤。
春生驿路花开未,
雪涴征衫雁到无。
才子京华愁旅食,
散人笠屐隐江湖。
谁怜水国三千里,
烟水苍茫一钓徒。
白话文翻译:
在岁末的宴会上,山中的桂树已经枯萎,我对你的思念如同那渺茫的海与孤独的云。春天来临,驿路上的花尚未盛开,雪融化时,我的征衣上却没有归雁的踪影。才子在京城愁苦着旅途的饮食,隐士则在江湖中默默无闻。谁会怜惜这水乡三千里的孤独,烟雾弥漫,只留下我一个人在钓鱼。
注释:
- 岁宴:指农历新年的宴席。
- 桂树:象征高洁和思念,常用于表达怀念之情。
- 渺渺:形容细微而遥远,表示思念的深沉。
- 征衫:旅行时穿的衣服,暗示远行的孤独和辛苦。
- 才子:指有才华的人,特指在京城奋斗的文人。
- 散人:隐居不仕之人,选择与世无争的生活。
- 水国:指江南水乡,象征着诗人的家乡。
典故解析:
- 江湖:古代文人常用来指代隐逸的生活,代表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 春生驿路:可联想到古代交通不便,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鸿志,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岁末之际,诗人因身处异地,对故友凌叔子的思念愈加浓烈。在岁宴的氛围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寄凌叔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自己的孤独感。诗中通过描绘山中桂树的枯萎、春天花开的迟缓以及征衣上无归雁的孤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诗人对“才子”和“散人”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思考,既有对才子在京城奋斗的同情,也有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谁怜水国三千里,烟水苍茫一钓徒。”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在孤独的江南水乡中,只有自己在默默地钓鱼。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愈加深邃,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宴山中桂树枯:岁末的宴会中,山里的桂树已枯,象征时光流逝与思念的苦涩。
- 思君渺渺海云孤:思念你的心情如同那渺远而孤独的海和云,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 春生驿路花开未:春天来了,但驿路上的花尚未开放,暗示希望尚未实现。
- 雪涴征衫雁到无:雪融化了,但却没有归来的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和无奈。
- 才子京华愁旅食:京城里的才子在愁苦于旅途中的饮食,反映了对生活的困惑。
- 散人笠屐隐江湖:隐士在江湖中生活,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 谁怜水国三千里:在这辽阔的水乡,谁又会在意这漫长的孤独?
- 烟水苍茫一钓徒:在烟水朦胧的水乡,只有我一个人在钓鱼,突显孤独的境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思君渺渺海云孤”,将思念比作海和云,形象地传达了情感的孤独。
- 对仗:如“才子京华愁旅食,散人笠屐隐江湖”,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孤独与思索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树:象征高洁与思念,常与友人之间的情谊相关。
- 春花:象征希望与新生,反映了对未来的期待。
- 归雁:象征归属与团圆,表达对团聚的渴望。
- 江湖:象征隐逸生活,体现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愁苦
- B. 喜悦
- C. 激动
- “才子”在诗中是指:
- A. 农民
- B. 知识分子
- C. 商人
-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钓徒”象征着什么?
- A. 忙碌的人
- B. 孤独的生活
- C. 快乐的时光
答案:
- A. 愁苦
- B. 知识分子
- B. 孤独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表达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 顾鸿志的《寄凌叔子》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有对故人的思念,但顾鸿志的诗更多地渗透了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强调对故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