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送韩闻西之吴门》
时间: 2025-02-04 15:33: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送韩闻西之吴门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虎丘鹤涧,问狂奴綦迹,绿苔偏熟。
前月中秋停片舸,特地来听丝竹。
烂醉高歌,垫巾侧帽,饱看晶轮沐。
平生疏放,几曾甘受羁束。
今日帐后髯参,车中新妇,举止何羞缩。
咫尺青溪难寄兴,何况云山断续。
君过横塘,船窗凝望,定见寒崖绿。
为余传语,比来离恨千斛。
白话文翻译:
在虎丘和鹤涧之间,我向那狂傲的歌者询问,绿苔已经生长得很茂盛。
上个月中秋,我停靠在小船上,特意来这里听丝竹乐声。
我烂醉高歌,帽子斜戴,尽情地欣赏着明月的照耀。
我一生都比较疏放,何曾甘愿受这种羁绊。
今天帐后有胡须的朋友,车中却有新婚的妻子,举止间何必感到羞涩。
咫尺的青溪难以寄托我的兴致,更何况那云山的断续风景。
你经过横塘,透过船窗凝视,定能看到寒崖的绿色。
请替我传个口信,最近的离别情恨已如千斛。
注释:
- 虎丘: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 鹤涧:可能指与虎丘相近的水域,渲染自然美景。
- 狂奴:指的是放荡不羁的歌者。
- 丝竹:指古代的乐器,泛指音乐。
- 晶轮:指明月。
- 髯参:指胡须长的人,可能是指朋友。
- 青溪:清澈的溪水,象征美好景致。
- 横塘:横塘河,表明诗人对景的深情眷恋。
- 千斛:比喻离愁别恨的沉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700),字梦阮,号云山,江苏人。清代词人,与李清照、陆游等同为词坛杰出人物,擅长词和诗,风格清新婉约,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在中秋佳节时分,诗人特意前往吴门,听音乐、观月,感慨人生的无常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诗歌鉴赏:
《念奴娇 送韩闻西之吴门》以其婉转的词句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慨。开篇通过描绘虎丘和鹤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提到中秋之夜的小船,暗示着朋友的即将离去。诗人在醉酒高歌时,透过明月,感受到一种自由与束缚的矛盾,表现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今日帐后髯参,车中新妇”,描绘了朋友的新生活,虽然表现出一种对朋友幸福的祝福,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些羡慕和无奈的情绪。最后,诗人用“咫尺青溪难寄兴,何况云山断续”来表达对友人离去的失落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虎丘鹤涧,问狂奴綦迹,绿苔偏熟:描绘了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相遇背景。
- 前月中秋停片舸,特地来听丝竹:表达了诗人为了听音乐而特意来到此地,情感真挚。
- 烂醉高歌,垫巾侧帽,饱看晶轮沐:表现出醉酒后的潇洒与对美好事物的沉醉。
- 平生疏放,几曾甘受羁束:自述一生的放荡不羁,渴望自由。
- 今日帐后髯参,车中新妇,举止何羞缩:描绘朋友的新生活,流露出羡慕与无奈。
- 咫尺青溪难寄兴,何况云山断续: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青溪虽近却难以寄托情感。
- 君过横塘,船窗凝望,定见寒崖绿:希望朋友能看到美景,但内心难免感叹。
- 为余传语,比来离恨千斛:请朋友传达自己的思念,离别情愁如千斛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离恨千斛”,用夸张手法表达离愁的沉重。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珍惜友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丘:象征着历史与文化,暗示深厚的情感。
- 青溪:象征着纯净与美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晶轮:象征着明亮与希望,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虎丘”和“鹤涧”指的是哪种自然景观?
- A. 山脉
- B. 江河
- C. 湖泊
-
“今日帐后髯参,车中新妇”中的“新妇”指的是?
- A. 新婚的妻子
- B. 新来的朋友
- C. 新的酒
-
“为余传语,比来离恨千斛”中“千斛”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离别的痛苦
- B. 思念的快乐
- C. 友情的厚重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陆游的作品常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陈维崧的作品则更注重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美的感受,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陈维崧与清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