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李白》

时间: 2025-01-11 09:58:15

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

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

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

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忆李白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白话文翻译:

当年在宫殿里赋诗的昭阳,怎会相信人间还有夜郎国的存在。明月照进江中依然美好,青山埋葬的英魂至今仍然芬芳。我不再寻觅山顶的伴侣,却趁着在汨罗江上放纵狂欢。一定要骑着鲸鱼归去逍遥自在,故意来到这里洗脚嬉戏在沧浪之中。

注释:

  • 昭阳:指的是汉朝的昭阳宫,形容过去的辉煌。
  • 夜郎:古代的一个小国,常用来比喻偏僻或不知世事之人。
  • 汨罗江:是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象征着忠诚与悲壮。
  • 濯足:洗脚,表示轻松自在的生活。

典故解析:

  • 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以豪放清丽的诗风著称,常常被后人怀念。
  • 汨罗江:屈原的悲剧故事,象征着忠贞与不屈的精神,诗中提到暗含对李白的怀念与敬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兼具豪放与婉约风格。他的词作品广泛,常表现对历史和个人经历的感慨。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辛弃疾怀念李白之际,表达了对李白洒脱个性和豪放诗风的仰慕,以及对历史英雄的追思。

诗歌鉴赏:

《忆李白》是辛弃疾对李白的怀念之作,诗中流露出对李白豪放个性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感慨。开篇以宫殿赋诗的场景引入,突显李白在历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接着提及明月与青山,暗示李白的诗作如同自然景色般永恒美丽。诗中提到的汨罗江,既是对屈原的追忆,也象征着李白的孤独与悲壮。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逍遥的渴望,体现了他对李白精神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李白的敬仰,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诗歌造诣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当年宫殿赋昭阳:提到李白曾在辉煌的宫殿中作诗,暗示他曾受过重视。
    2. 岂信人间过夜郎:质疑当时对李白的认知,暗示李白不应被小国所局限。
    3. 明月入江依旧好:明月照耀江水,象征李白的诗歌永存。
    4. 青山埋骨至今香:青山中埋葬的是李白的精神。
    5. 不寻饭颗山头伴:表达诗人不再追求名利的心态。
    6. 却趁汨罗江上狂:在汨罗江上放纵,意指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7. 定要骑鲸归汗漫:理想化的归去,表现对自由的向往。
    8. 故来濯足戏沧浪:在沧浪中嬉戏,象征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理想。
  •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骑鲸”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
    2. 对仗:如“明月入江”和“青山埋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3. 拟人:将明月、江水形象化,赋予其情感,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与敬仰,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展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诗歌的永恒与纯洁。
  • 青山:代表忠诚与英雄的精神。
  • 汨罗江:承载着历史的悲壮与个人的孤独。
  • :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昭阳”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宫殿?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 D. 明朝
  2. 汨罗江与哪位古代诗人相关?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屈原
    • D. 辛弃疾
  3. 诗中提到的“骑鲸”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自由
    • C. 名声
    • D. 友谊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
    • 《水调歌头》——苏轼
  •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由与人生的激情,但辛弃疾更显豪放,李白则多了一份洒脱的悲凉。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李白诗选》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