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时间: 2024-09-19 21:54:06

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苏轼

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在南迁的途中,感慨人生的变幻与无常。他用“人事千头万头”来形容人生的复杂和难以把握,获得机遇时感到喜悦,失去机会则感到忧愁。诗中提到的“紫绶三公”指的是高官显贵,而“黄粱一梦”则暗示世事如梦,令人难以捉摸。作者回忆起曾经的恩惠,感慨自己被调往英州,心中不免感到惆怅。最后,他提到如果南行到达江边,宁愿不宿于浔阳的旧酒楼,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在的无奈。

注释:

  • 紫绶三公:指高官,三公是古代最高的官职,紫绶是其象征。
  • 黄粱一梦:出自《庄子》,比喻人生短暂,如梦幻般不真实。
  • 恩纶:指恩惠、恩泽。
  • 定武:地名,指的是寄托的地方。
  • 英州:地名,指作者被调往的地方。
  • 浔阳:地名,指当时的一个著名酒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气质,也有细腻婉约的情感。苏轼的作品经常反映出人生的哲思与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南迁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与无奈。南迁之事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打击,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开篇“人事千头及万头”形象地描绘了复杂的人生,直白地表达了对机遇和失落的感受。诗中“紫绶三公贵”与“黄粱一梦游”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令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虚幻。

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回忆起自己曾受到的恩泽,突显了他对旧日繁华的怀念。当他面临新的调令,前往英州时,心中难免感到一丝失落与茫然。在最后两句中,提到“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不仅是对归属感的渴望,也是对过去记忆的深情依恋。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事千头及万头:人生的事务繁杂,令人难以理清。
  2. 得时何喜失时忧:在有机遇时欣喜,失去机会时忧愁。
  3. 只知紫绶三公贵:只知道高官显贵的地位。
  4. 不觉黄粱一梦游:却不知这些权势如同梦幻。
  5. 适见恩纶临定武:恰好感受到恩泽来临于定武。
  6. 忽遭分职赴英州:但却突然被调往英州。
  7. 南行若到江干侧:南行若能到达江边。
  8. 休宿浔阳旧酒楼:就不在浔阳的旧酒楼住宿。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喜”与“忧”的对比,突显人生的变幻。
  • 比喻:“黄粱一梦”用来形容人生的虚幻。
  • 排比:开篇的“千头万头”强调了人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变迁,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即使在逆境中,仍然能够感受到过去的恩惠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绶三公:象征权力与地位。
  • 黄粱:象征虚幻的梦境,反映人生的短暂。
  • 江干侧:象征归属与宁静的地方。
  • 浔阳酒楼:象征过去的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紫绶三公”指的是什么? A. 高官显贵
    B. 平民百姓
    C. 学者

  2. “黄粱一梦”出自哪个古代经典? A. 《论语》
    B. 《庄子》
    C. 《诗经》

  3. 诗中提到的“英州”是指什么? A. 一个城市
    B. 一个官职
    C. 一个山川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与《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相似,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登高》(杜甫):同样探讨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不同于苏轼的感伤,李白的诗歌更显豪放与洒脱。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但更加温婉和细腻。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全集》
  • 《古代诗词解析》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