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有感)》

时间: 2024-09-19 21:54:06

傅粉郎君又粉奴。

莫教施粉与施朱。

自然冰玉照香酥。

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

梦魂东去觅桑榆。

意思解释

浣溪沙(有感)

原文展示:

傅粉郎君又粉奴。
莫教施粉与施朱。
自然冰玉照香酥。
有客能为神女赋,
凭君送与雪儿书。
梦魂东去觅桑榆。

白话文翻译:

这位化妆的公子,又何尝不是化妆的奴仆呢?
不要让你去施粉和涂朱。
自然的冰清玉洁,才是最能衬托出香酥的美丽。
有哪位客人能为那神女写首赋?
请你把它转交给雪儿。
梦里的灵魂向东去,寻找桑榆(寓意晚年的归宿)。

注释:

  • 傅粉:指化妆,傅为涂抹,粉为化妆品。
  • 郎君:指年轻的男子,常用来称呼情人或爱人。
  • 施粉与施朱:施粉指涂抹面粉,施朱指涂抹红色颜料,形容美丽打扮。
  • 冰玉:比喻洁白无瑕的美丽,如同冰与玉一样。
  • 香酥:指一种美好的状态,可能是指女子的妆容或气质。
  • 神女:可能指传说中的仙女或理想化的女性。
  • 雪儿: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名或象征。
  • 桑榆:桑树和榆树,常用作象征晚年生活或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其诗、词、文均有极高成就,尤其以词作最为人称道。他的作品常富于哲理,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晚年,结合了对美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反思。正值北宋政治动荡,苏轼在经历了贬谪的磨难后,常常思考人生的意义,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浣溪沙(有感)》是苏轼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他对美的细腻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开头以“傅粉郎君又粉奴”引入,调侃式的语气中透出对美的思考,似乎在说,外表的华丽并不代表真实的内涵。接着提到“自然冰玉照香酥”,强调自然之美的无可替代,反映出苏轼对内在美的追求。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有客能为神女赋”表达了对理想化女性的向往,似乎在寻找一种情感寄托。而“梦魂东去觅桑榆”则蕴含着对人生归宿的思考,桑榆象征着晚年的安宁与归属,意味深长。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既有个人的感受,又有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展现出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傅粉郎君又粉奴:借化妆之事,表达对男女美的思考,暗示表面与内在的关系。
  2. 莫教施粉与施朱:劝诫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丽,强调自然之美。
  3. 自然冰玉照香酥:自然的美丽无与伦比,象征清纯与真实。
  4. 有客能为神女赋:表达对才子佳人的向往,抒发诗人对高雅情怀的追求。
  5. 凭君送与雪儿书:寄托情感,希望传达给特定的人,突显人际关系的温暖。
  6. 梦魂东去觅桑榆:结合人生哲学,寻求归宿,蕴含对未来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冰玉”比喻美丽的女子,生动形象。
  • 对仗:如“傅粉郎君又粉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桑榆象征人生的归宿,既美好又充满哲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诗中蕴含着对内在美的重视,反映了人对真、善、美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傅粉:象征着外表的修饰与美丽。
  • 冰玉:象征纯洁、高雅。
  • 香酥:象征温柔、柔美的气质。
  • 神女:象征理想中的完美女性。
  • 桑榆:象征人生的归宿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傅粉郎君又粉奴”意指? A. 赞美化妆
    B. 批评表面美
    C. 描述风景
    D. 讲述爱情

  2. “梦魂东去觅桑榆”中的“桑榆”象征什么? A. 年轻
    B. 财富
    C. 晚年归宿
    D. 美丽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诗词对比:

在苏轼的《浣溪沙(有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与思考,但苏轼更侧重于内在的哲理与人生感悟,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个人的情感世界。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1. 《苏轼全集》
  2. 《宋代诗词选》
  3.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