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侯十七校书见访》
时间: 2025-01-27 04:03: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城独屏居,有客到吾庐。
发廪因舂黍,开畦复剪蔬。
许酣令乞酒,辞窭任无鱼。
遍出新成句,更通未悟书。
藤丝秋不长,竹粉雨仍馀。
谁为须张烛,凉空有望舒。
白话文翻译:
在东城的屏风下独自居住,今天有客人来我家。
为了款待客人,我从仓库中取出粮食,舂来黍米;
又在菜畦里采摘新鲜的蔬菜。
酒水虽然不多,但我还是希望能痛快地喝几杯,
即使没有鱼肉可供招待,我也不在乎。
我把新写的诗句都拿出来,想要与朋友交流,
却对于那些我尚未理解的书籍感到困惑。
秋天的藤条生长得慢,竹子上的雨水依旧残留。
谁来帮我点亮烛火,这凉爽的夜空中有着明亮的月光。
注释:
- 东城: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具有地域特征。
- 屏居:意为在屏风后面居住,形容隐居的生活。
- 发廪:从仓库中取出粮食。
- 舂黍:舂磨黍米,表示准备食物。
- 许酣:指希望痛快地喝酒。
- 辞窭:辞去贫困的状态,表示不在意缺乏食物。
- 遍出新成句:展示自己新写的诗句。
- 凉空:指凉爽的夜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主要活动于晚唐。其诗风清新洒脱,常描绘自然景色及隐逸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由于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生活,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欢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喜侯十七校书见访》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和友人相聚的诗作,诗中以平淡的语调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开篇即描绘了东城的居所,展现出一种独自生活的状态,而随着友人的到访,生活的热闹气氛逐渐浓厚。诗人用“发廪因舂黍,开畦复剪蔬”来表达自己的待客之道,虽无丰盛的酒肉,但却能以简朴的食物来款待朋友,显示出其真诚和质朴的品格。
整首诗在描绘日常琐事中,流露出友谊的温暖和生活的平和。诗句“遍出新成句,更通未悟书”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学问的渴望和苦恼,形成了诗人的内心冲突。最后两句“谁为须张烛,凉空有望舒”则呼应了整首诗的意境,既有对夜晚清幽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哲思,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城独屏居:描写诗人独居于东城,创造了一种幽静的环境。
- 有客到吾庐:朋友到访,打破了孤独,增添了生活的色彩。
- 发廪因舂黍:表示诗人为了招待客人而从仓库取出粮食,表现出对友人的重视。
- 开畦复剪蔬:继续表现诗人热情好客的态度,亲自采摘新鲜的蔬菜。
- 许酣令乞酒:渴望与朋友畅饮,显示出对交情的珍视。
- 辞窭任无鱼:虽没有丰盛的食物,但不在乎,体现了简朴的生活哲学。
- 遍出新成句:诗人以新作与友人分享,表现出对文学的热情与追求。
- 更通未悟书:表达对学问的渴求和对未解之处的困惑。
- 藤丝秋不长:描绘秋天的藤条生长缓慢,暗含时间的流逝。
- 竹粉雨仍馀:竹林中的雨水仍然残留,营造出一种清新的自然氛围。
- 谁为须张烛:询问谁来点蜡烛,表现出对友人陪伴的期待。
- 凉空有望舒:夜空清凉,明月高悬,带来清雅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发廪因舂黍,开畦复剪蔬”,展现出整齐的结构和美感。
- 意象:如“藤丝”、“竹粉”等,营造出自然清新的环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友人来访,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展现出一种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城:象征着诗人的隐居生活。
- 黍米:代表丰收与朴素的生活。
- 烛火:象征温暖与希望,表示对友人的期待。
- 凉空与望舒: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意境,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发廪因舂黍”是什么意思?
- A. 在厨房做饭
- B. 从仓库取出粮食
- C. 采摘新鲜的蔬菜
- D. 与朋友聊天
-
诗人对待酒食的态度是?
- A. 非常重视
- B. 无所谓
- C. 非常丰盛
- D. 只喝酒
-
“凉空有望舒”中的“望舒”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
- B. 月亮
- C. 朋友
- D. 鱼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暘》
- 孟浩然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暘》:同样描绘隐逸生活,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孟浩然《春晓》: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展示自然之美与生活的乐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研究》
- 《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