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令》

时间: 2025-01-25 00:30:53

凋墙风定,绮窗烛灺,沈吟独坐。

料雪霜深处,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

恼人一阵香初过。

把清愁薰破。

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凋墙风定,绮窗烛灺,沈吟独坐。
料雪霜深处,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
恼人一阵香初过。把清愁薰破。
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

白话文翻译:

墙角的花瓣在微风中凋零,华丽的窗前烛光摇曳,我独自沉吟,静坐思索。
估计在雪霜深处,有花神在暗中焚烧花香。
恼人的香气刚刚飘过,便将我心中的清愁熏散。
更何况那冰冷的姿态,玉一般的容貌,让我在痛苦与惋惜中难以自持。

注释:

  • 凋墙:墙角的花朵凋落,指春天的衰败。
  • 绮窗:华丽的窗户,象征着美好的环境。
  • 沈吟:沉思吟唱。
  • 司花神女:传说中掌管花卉的神女。
  • 焚百和:焚烧百花的香气,意味着花香的浓郁。
  • 恼人:使人烦恼的。
  • 冰姿玉貌:形容女子的美丽,犹如冰雪般清冷。

典故解析:

“司花神女”指代古代对花神的崇拜,常见于文人笔墨中,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花神女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却又暗含着时光易逝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词通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是对春季花开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探春令》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凋零与思念的愁苦。开头“凋墙风定,绮窗烛灺”,以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个宁静的环境,墙角的花瓣随风凋零,暗示着春天的逝去。接着,诗人描绘了花神焚香的场景,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香气的飘散,恰似愁绪的消散,似乎在暗示着对过往的释怀。然而,最后两句“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则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冰冷的姿态与玉般的美貌令诗人心中充满了惋惜与痛楚。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 第二联通过花神的形象引入春天的主题,表现对花香的渴望与追忆。
  • 第三联则通过香气的消散,暗示内心的忧愁被暂时驱散。
  •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丽比作“冰姿玉貌”,形象生动。
  • 拟人:花神的描写使自然具有人性,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使诗句更为工整和和谐。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凋零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凋墙:象征春天的结束,生命的衰败。
  • 绮窗: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花神:象征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凋墙风定”指的是: a) 墙角的风停了 b) 花瓣凋零 c) 墙壁修整

  2. “冰姿玉貌”形容的是: a) 冰冷的天气 b) 美丽的女子 c) 冰雪的景象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探春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而赵长卿则更关注自然与时光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赵长卿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