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武》

时间: 2025-01-11 07:54:48

皇奋厥武,如雷如霆。

犷彼远夷,载震载惊。

帝命相臣,苏我疲民。

维时莘公,展也大成。

公自平阳,移镇于秦。

世皆谓公,有脚阳春。

公在在秦,百年无兵。

世皆谓公,斯民德星。

维此二方,不宁不令。

帅臣议征,发言盈庭。

公奏累上,如山不倾。

世皆谓公,汉之营平。

既宅三辅,复保五城。

以迄于今,夏人请盟。

维将尽能,维公竭诚。

公拜稽首,天子之明。

我公归矣,我民思矣。

诏公复起,周邦咸喜。

愿公百年,以佐天子。

罔俾樊侯,于周专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皇奋厥武,如雷如霆。犷彼远夷,载震载惊。帝命相臣,苏我疲民。维时莘公,展也大成。公自平阳,移镇于秦。世皆谓公,有脚阳春。公在在秦,百年无兵。世皆谓公,斯民德星。维此二方,不宁不令。帅臣议征,发言盈庭。公奏累上,如山不倾。世皆谓公,汉之营平。既宅三辅,复保五城。以迄于今,夏人请盟。维将尽能,维公竭诚。公拜稽首,天子之明。我公归矣,我民思矣。诏公复起,周邦咸喜。愿公百年,以佐天子。罔俾樊侯,于周专美。

白话文翻译

皇帝奋发其武力,如雷霆般威猛。远方的蛮夷,震惊不已。皇帝命令宰相,拯救我们疲惫的民众。那时莘公,展现了大成就。公从平阳,移镇到秦地。世人皆称公,如同行走的阳春。公在秦地,百年无战事。世人皆称公,是民众的德星。这两地,不安宁不和谐。帅臣们商议征伐,议论满庭。公多次上奏,如山般坚定。世人皆称公,如同汉代的营平。既安定三辅,又保卫五城。至今,夏人请求结盟。公尽其所能,公竭尽忠诚。公跪拜叩首,向天子表示敬意。我公归来,我民思念。诏令公复出,周邦皆欢喜。愿公长寿,辅佐天子。不让樊侯,在周朝独享美誉。

注释

  • 皇奋厥武:皇帝奋发其武力。
  • 如雷如霆:形容皇帝的武力威猛如雷霆。
  • 犷彼远夷:远方的蛮夷。
  • 载震载惊:震惊不已。
  • 帝命相臣:皇帝命令宰相。
  • 苏我疲民:拯救我们疲惫的民众。
  • 维时莘公:那时莘公。
  • 展也大成:展现了大成就。
  • 公自平阳:公从平阳。
  • 移镇于秦:移镇到秦地。
  • 有脚阳春:形容公如同行走的阳春。
  • 公在在秦:公在秦地。
  • 百年无兵:百年无战事。
  • 斯民德星:民众的德星。
  • 不宁不令:不安宁不和谐。
  • 帅臣议征:帅臣们商议征伐。
  • 发言盈庭:议论满庭。
  • 公奏累上:公多次上奏。
  • 如山不倾:如山般坚定。
  • 汉之营平:如同汉代的营平。
  • 既宅三辅:既安定三辅。
  • 复保五城:又保卫五城。
  • 夏人请盟:夏人请求结盟。
  • 维将尽能:公尽其所能。
  • 维公竭诚:公竭尽忠诚。
  • 公拜稽首:公跪拜叩首。
  • 天子之明:向天子表示敬意。
  • 我公归矣:我公归来。
  • 我民思矣:我民思念。
  • 诏公复起:诏令公复出。
  • 周邦咸喜:周邦皆欢喜。
  • 愿公百年:愿公长寿。
  • 以佐天子:辅佐天子。
  • 罔俾樊侯:不让樊侯。
  • 于周专美:在周朝独享美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秉文,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才华。该诗赞颂了一位名叫莘公的官员,他在平阳和秦地任职期间,以其卓越的政绩和军事才能,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和尊敬。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是在莘公功成身退或再次被召复出时所作,旨在表达对莘公的敬仰和对其政绩的赞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莘公在平阳和秦地的政绩和军事才能的赞颂,展现了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对民众的深切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如雷如霆”形容皇帝的武力威猛,“有脚阳春”形容莘公的政绩如同温暖的春天,给民众带来希望和生机。诗的结尾表达了对莘公的敬仰和对其长寿的祝愿,希望他能继续辅佐天子,不让历史上的英雄独享美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莘公的深厚敬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皇奋厥武,如雷如霆:皇帝奋发其武力,如雷霆般威猛。
  2. 犷彼远夷,载震载惊:远方的蛮夷,震惊不已。
  3. 帝命相臣,苏我疲民:皇帝命令宰相,拯救我们疲惫的民众。
  4. 维时莘公,展也大成:那时莘公,展现了大成就。
  5. 公自平阳,移镇于秦:公从平阳,移镇到秦地。
  6. 世皆谓公,有脚阳春:世人皆称公,如同行走的阳春。
  7. 公在在秦,百年无兵:公在秦地,百年无战事。
  8. 世皆谓公,斯民德星:世人皆称公,是民众的德星。
  9. 维此二方,不宁不令:这两地,不安宁不和谐。
  10. 帅臣议征,发言盈庭:帅臣们商议征伐,议论满庭。
  11. 公奏累上,如山不倾:公多次上奏,如山般坚定。
  12. 世皆谓公,汉之营平:世人皆称公,如同汉代的营平。
  13. 既宅三辅,复保五城:既安定三辅,又保卫五城。
  14. 以迄于今,夏人请盟:至今,夏人请求结盟。
  15. 维将尽能,维公竭诚:公尽其所能,公竭尽忠诚。
  16. 公拜稽首,天子之明:公跪拜叩首,向天子表示敬意。
  17. 我公归矣,我民思矣:我公归来,我民思念。
  18. 诏公复起,周邦咸喜:诏令公复出,周邦皆欢喜。
  19. 愿公百年,以佐天子:愿公长寿,辅佐天子。
  20. 罔俾樊侯,于周专美:不让樊侯,在周朝独享美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雷如霆”、“有脚阳春”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皇帝的武力和莘公的政绩。
  • 对仗:如“维将尽能,维公竭诚”等,语言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莘公的赞颂和对其政绩的肯定,表达了对莘公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如雷如霆:形容皇帝的武力威猛。
  • 有脚阳春:形容莘公的政绩如同温暖的春天。
  • 百年无兵:形容莘公在秦地任职期间,百年无战事,民众安居乐业。
  • 斯民德星:形容莘公是民众的德星,受到民众的爱戴和尊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形容皇帝武力威猛的比喻是: A. 如雷如霆 B. 如山不倾 C. 有脚阳春 D. 斯民德星

  2. 诗中形容莘公政绩的比喻是: A. 如雷如霆 B. 如山不倾 C. 有脚阳春 D. 斯民德星

  3. 诗中提到莘公在秦地任职期间,百年无战事的是: A. 如雷如霆 B. 如山不倾 C. 有脚阳春 D. 百年无兵

  4. 诗中提到莘公受到民众爱戴和尊敬的比喻是: A. 如雷如霆 B. 如山不倾 C. 有脚阳春 D. 斯民德星

答案

  1. A
  2. C
  3. D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该诗也赞颂了一位将军的英勇和军事才能,与本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出塞》(王昌龄)与本诗对比,两者都赞颂了将军的英勇和军事才能,但《出塞》更多地描绘了边塞的艰苦和将军的豪情,而本诗则更多地描绘了莘公的政绩和对民众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金诗》:收录了赵秉文及其他金朝诗人的作品,是研究金朝诗歌的重要资料。
  • 《金史》:记载了金朝的历史,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了解金朝的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