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渔隐》
时间: 2025-04-28 17:37: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昔扁舟访玉溪,
满堤花树逐人迷。
开笼放鹤雨新霁,
倚棹观鱼日未西。
野老醉歌青箬笠,
牧儿归唱白铜鞮。
鹿门谁道远朝市,
风月一湾犹可㩦。
白话文翻译:
我回忆起曾经乘小船游访玉溪,
满堤的花树让人迷醉。
放开笼子让白鹤飞走,雨后初晴的景象真美,
我倚着桨边看鱼,夕阳还未西沉。
乡间的老者醉酒高歌,头戴青色的箬笠,
牧童归来时唱着白铜鞮的歌谣。
鹿门山谁说远离市集,
这一湾的风月依然是那么动人。
注释:
- 忆昔:回忆过去。
- 扁舟:小船。
- 玉溪:指玉溪,可能是指某地的溪流。
- 逐人迷:让人迷醉。
- 开笼放鹤:放飞鹤鸟。
- 雨新霁:雨过天晴。
- 倚棹观鱼:靠着船桨看鱼游。
- 野老:乡间的老人。
- 青箬笠:青色的草帽。
- 牧儿:牧童。
- 白铜鞮:白色的铜铃声。
- 鹿门:指鹿门山,象征远离喧嚣的地方。
- 朝市:早晨的集市。
- 风月一湾: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彬是明代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玉溪渔隐》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展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渔隐生活。诗的开头通过“忆昔”引入回忆,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怀旧情绪。接着,诗人描绘了满堤花树、雨后放鹤的生动画面,传达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的融合。
在诗中,乡间的老者醉歌与牧童的归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人群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两句“鹿门谁道远朝市,风月一湾犹可㩦”,则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和对自然美好的追求,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惬意。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忆昔扁舟访玉溪:回忆过去乘小船游访玉溪的情景,唤起愉悦的回忆。
- 满堤花树逐人迷:花树盛开,令人陶醉,营造出浓厚的春意。
- 开笼放鹤雨新霁:在雨后放飞鹤鸟,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 倚棹观鱼日未西:夕阳西下,静静地看着水中的鱼儿游动,渲染出悠闲的氛围。
- 野老醉歌青箬笠:乡间老者醉于歌唱,体现了田园生活的悠闲与幸福。
- 牧儿归唱白铜鞮:牧童归来时的歌声,增添了生活的生气。
- 鹿门谁道远朝市:鹿门山的宁静,反衬出对喧嚣市集的超然。
- 风月一湾犹可㩦:自然的美景依然动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满堤花树逐人迷”,将花树比作迷人的景物。
- 拟人:如“野老醉歌”,赋予老人以歌唱的行为,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开笼放鹤”和“倚棹观鱼”,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 扁舟:象征着自由与悠闲的生活状态。
- 花树:代表春天的生命力和美好。
- 白鹤: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夕阳: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短暂。
- 青箬笠:代表朴素的生活态度。
- 白铜鞮:象征着乡村的纯真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忆昔”是什么意思?
- A. 记忆过去
- B. 重新开始
- C. 忘记过去
-
“满堤花树逐人迷”中的“逐”字意思是?
- A. 追逐
- B. 让人迷醉
- C. 逐渐
-
诗人对鹿门的态度是?
- A. 认为远离市集
- B. 向往自然的宁静
- C. 认为朝市更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风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但语气更为豪放,展现了不同的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田园诗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沈彬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