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吊边人
沈彬 〔唐代〕
杀声沈后野风悲,
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
家人犹自寄寒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战后的凄凉景象。战声沉寂后,野外的风带着悲凉的气息,汉朝的明月高悬时,思念的人却无法归来。白骨已经枯干,沙地上长出了一些草,而家人依然在寄送寒衣,表达着对远离者的关心和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杀声:指战争的声音。
- 沈:沉寂、安静。
- 汉月:指汉朝的明月,象征思念与故乡。
- 白骨:战死者的尸骨。
- 寄寒衣:寄送给远方亲人的衣物,表达关心与思念。
典故解析:
- “汉月”常用来象征明亮且思念的月亮,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 诗中提到的“白骨”与“寒衣”,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表现出深切的悲痛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彬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诗风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关注社会现实与人生命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写于战争之后,诗人目睹战场的惨状,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
诗歌鉴赏:
《吊边人》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悲剧和思乡之情。首句“杀声沈后野风悲”以“杀声”开头,迅速将读者带入一种沉重的氛围,那是战斗的声音沉寂后留下的凄凉感。接着提到“汉月高时望不归”,月亮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思念的象征。此时的月亮高悬,似乎在诉说着无数战士的归来无望。接下来的“白骨已枯沙上草”则用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白骨的枯干与沙地上新生的草形成鲜明对比,生命与死亡的悖论让人心痛。最后一句“家人犹自寄寒衣”,让人感受到家人对于远方亲人的牵挂与无奈,尽管已无归期,仍希望能为他们送去一丝温暖。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明,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又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是对战争与人性深切反思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杀声沈后野风悲:战争的声音消失后,野外的风带着悲伤,暗示着战争的结束却带来无尽的哀痛。
- 汉月高时望不归:在明亮的汉月高悬之际,思念的人却再也无法归来了,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 白骨已枯沙上草:战斗后留下的白骨已然枯干,沙地上长出了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死亡的悲哀。
- 家人犹自寄寒衣:尽管亲人已经不在,家人仍旧寄送寒衣,表现出对远方亲人持续的关心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汉月”比作思乡情,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对仗:如“白骨已枯”和“沙上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野风被赋予了悲伤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战争为背景,揭示了生死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亲人的思念,反映出战争的残酷与人间的悲欢离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杀声:象征战争的残酷与死亡。
- 汉月:象征思念与故乡的情感。
- 白骨:象征牺牲与逝去的生命。
- 寒衣:象征着关心与温情,即使在绝望中也不忘人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杀声沈后”指的是什么?
A. 战争的声音消失
B. 风声
C. 其他 -
“汉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时间
B. 思念与故乡
C. 战争 -
诗中提到的“家人犹自寄寒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忘记
B. 关心与思念
C. 欢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思乡之情。
- 李白的《静夜思》:探讨了思念故乡的主题。
诗词对比:
沈彬的《吊边人》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战乱中的哀痛,但沈彬更注重个体的失落与思念,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国家的破碎与人民的苦难。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诗人对时代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