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韵杂咏七首》

时间: 2025-01-11 02:50:52

础润湿欲雨,月晕知有风。

大哉天地理,机熟潜可通。

念彼在世人,心隐无由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韵杂咏七首
作者: 李若川 〔宋代〕

础润湿欲雨,月晕知有风。
大哉天地理,机熟潜可通。
念彼在世人,心隐无由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即将下雨的情景,湿润的地面和月亮周围的晕光预示着风的来临。天地之间的道理深奥而伟大,隐藏的机缘已经成熟,可以暗中联通。想到那些生活在世间的人,他们的心思深藏,难以完全了解。

注释:

  • :指基础,通常指地面或地基。
  • 润湿:指被雨水滋润的状态。
  • 月晕:月亮周围的光环,常常预示天气变化。
  • :机缘、机会。
  • 潜可通:隐秘的机缘可以沟通,指的是潜在的联系或理解。
  • 念彼:思念那些。
  • 心隐:指内心的情感或想法隐藏不显。
  • 无由穷:没有办法穷尽或了解。

典故解析:

  • “月晕知有风”这一说法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月亮周围的光圈常常被认为是即将降雨的征兆。
  • “大哉天地理”体现了古人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敬畏与思考,反映了道家哲学中对自然的融入与理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若川,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一个雨前的宁静时刻创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世的思索。

诗歌鉴赏:

李若川的这首《三韵杂咏七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开篇“础润湿欲雨,月晕知有风”,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即将来临的雨水和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紧张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世事的变化无常。

接下来的“大哉天地理,机熟潜可通”则是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赞叹天地间的奥妙,同时也指出了机缘的重要性,暗示着在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潜在的机会与联系无处不在。这种思考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也引发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念彼在世人,心隐无由穷”,表达了对人世的关怀与困惑,似乎在叹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隔阂,内心的情感难以完全传达。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逐步引入哲学思考,最后又回归到人心的迷惘,层次分明,情感真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础润湿欲雨”:地面被雨水滋润,预示着即将降雨。
    • “月晕知有风”:月亮周围的光晕暗示着风的来临,反映了自然的变化。
    • “大哉天地理”:感叹天地的深奥道理,体现诗人的哲学思考。
    • “机熟潜可通”:潜在的机缘已准备好发展,暗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 “念彼在世人”:思念那些在世间的人,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 “心隐无由穷”:内心的情感难以完全表达,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形成对比。
    • 拟人:自然现象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润湿的地面: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 月晕:暗示变化的来临,代表着不确定性。
  • 天地理:象征宇宙的广阔与深邃,体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晕知有风”是用来描述什么现象的?

    • A. 下雨
    • B. 有风
    • C. 月亮
  2. “大哉天地理”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 A. 人生
    • B. 自然
    • C. 音乐
  3. “心隐无由穷”中“心隐”指的是什么?

    • A. 内心的想法
    • B. 隐藏的财富
    • C. 隐秘的地方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李若川的诗更注重自然的细腻描写与哲理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