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送别》
时间: 2025-01-26 05:08: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口送别
作者: 陈逢衡 〔清代〕
夕阳催客早登程,
握手停杯泪欲倾。
十里晚风吹鬓影,
一江春水化离情。
帆开烟树冥濛走,
潮落鱼龙浩荡行。
却恨不如堤畔柳,
随君直到武昌城。
白话文翻译
夕阳催促着客人早早启程,
握手时停杯,泪水几乎要流下。
十里外的晚风吹拂着我的鬓发,
一江春水化作了离别的情感。
船帆在烟雾缭绕的树影下缓缓驶去,
潮水退去,鱼龙在浩荡的水面上游动。
唯独怨恨那堤边的柳树,
不能随你一直到武昌城。
注释
- 夕阳: 太阳快要落下的时刻,代表分别的时刻即将来临。
- 催客: 促使客人离开的意思,表现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 握手停杯: 意指分别时的情景,握手告别,举杯相送。
- 鬓影: 形容因风吹而摇动的头发。
- 化离情: 离别的情感被春水所映照和化解。
- 冥濛: 形容雾气或烟雾弥漫的样子。
- 潮落: 潮水退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 恨: 这里指的是对不能相随的遗憾。
典故解析
“武昌城”是指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地方,历史上是重要的文化和交通中心,与离别、思念有关联。诗中提到的柳树常常象征着柔情和告别,因此与离别的主题产生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逢衡(约 1663-1735),字梦阮,号白云,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
创作背景:
《江口送别》是陈逢衡送别友人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友人的不舍与离别的感伤。此时正值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离别的痛苦形成对比。
诗歌鉴赏
《江口送别》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开头用“夕阳催客早登程”描绘出离别的急迫感,夕阳的意象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送别者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接着,“握手停杯泪欲倾”则通过握手和停杯的细节,表现出离别时的无奈和泪水,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惆怅。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用“十里晚风吹鬓影”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晚风轻拂,正如送别时的心情,既有温暖又有凉意。而“一江春水化离情”则通过大自然的意象,表现出离别情感的深远与广泛,春水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在此时却因离别而显得格外脆弱。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柳树的羡慕,柳树象征着柔情和依依不舍,能够伴随友人直到武昌城,这种对柳树的怨恨,实际上是对离别痛苦的深切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词句优美,透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深厚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夕阳催客早登程”:夕阳将落,客人即将离开,暗示分别的来临。
- “握手停杯泪欲倾”:告别时握手,举杯相送,情感深厚,泪水几乎要流下。
- “十里晚风吹鬓影”:晚风轻拂,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惆怅。
- “一江春水化离情”:春水象征生机,流淌之间却显得离情更浓。
- “帆开烟树冥濛走”:船在烟雾缭绕的树影中扬帆而行,象征着离别的旅程。
- “潮落鱼龙浩荡行”:潮水退去,鱼龙在水中游动,暗示时间流逝,生命的延续。
- “却恨不如堤畔柳”:对柳树的羡慕,象征着对友人陪伴的渴望。
- “随君直到武昌城”:希望能陪伴友人到武昌,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 “一江春水化离情”,将春水比作离情,形象生动。
- 拟人: “潮落鱼龙浩荡行”,赋予鱼龙以人的活动,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 整首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复杂性。
意象分析
- 夕阳: 象征分别的时刻,带有忧伤与无奈的情感。
- 春水: 代表生机与希望,也暗示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 柳树: 通常象征柔情与依依不舍,表达了对友人陪伴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夕阳催客早登程”中的“催”字意为?
A. 促进
B. 催促
C. 启发
D. 召唤 -
“一江春水化离情”中的“化”字可以理解为?
A. 变成
B. 化妆
C. 化解
D. 变化 -
诗中提到的“武昌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湖北
C. 浙江
D. 四川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样以送别为主题,但更多地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美好回忆,而《江口送别》则在情感上更显深沉与惆怅。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逢衡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
- 《李白与送别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