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屏风》
时间: 2025-01-27 03:31:20意思解释
高阳台 屏风
作者: 邓嘉缜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越网千丝,湘筠九曲,俨然小坞藏春。
翩若惊鸿,依稀弄影伊人。
绛纱倦倚浑闲事,那更窥浅笑轻颦。
似蓬山香雾氤氲,袅袅遮云。
多情肯共层轩隔,奈拓开金翠,兰蕙当门。
猩色阑干,芊芊碧草如茵。
凭谁领取绸缪意,忍负他织锦天孙。
恁销凝翠展吴山,取次横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仿佛小小的山坞藏匿着春天的气息。诗人用“惊鸿”形容女子的轻盈和美丽,像是春天的影子在轻舞。画面中,红色的绣帷懒散地倚靠着,似乎对繁杂的事情毫不在意,只想偷看那轻盈的笑颜和微微的皱眉。春雾弥漫,轻纱般的云雾遮盖着天空,情意绵绵,似乎愿意和爱人一起隔着高楼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金色的窗扇和青翠的草地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感叹,谁来理解这份绸缪的情意,怎能让人错过那织锦般的美丽呢?似乎在追求那凝重而清新的春色,又想要随意地展示那如吴山般的壮丽。
注释
- 越网: 指用丝线织成的网,象征细腻的情感和联系。
- 湘筠: 指湘江的竹子,形容情景的优雅。
- 俨然: 形容端庄的样子,给人以庄重的感觉。
- 绛纱: 深红色的纱,常用于形容女子的衣着。
- 轻颦: 轻微的皱眉,形容思虑或忧愁的样子。
- 蓬山: 指在云雾中的山,形容神秘优美的景象。
- 绸缪意: 指细腻的情感和情意的缠绵。
- 天孙: 指织女,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象征美好和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嘉缜,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以咏物抒怀、情景交融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山水、花鸟,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柔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高阳台 屏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情感。诗的开头“越网千丝,湘筠九曲”,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紧密相连。通过“翩若惊鸿”的描写,诗人将女子的优雅与春天的气息巧妙结合,仿佛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而“绛纱倦倚”则展现了一种懒散的美,诗人似乎在诉说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表现出一种不愿被世事束缚的洒脱。接下来的“似蓬山香雾氤氲,袅袅遮云”,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柔情。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复杂情感的思索。最后的“凭谁领取绸缪意,忍负他织锦天孙”,更是凝聚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在享受美好同时,又感到对美好的渴望与无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网千丝,湘筠九曲: 形容细腻的情感与美丽的自然景观。
- 俨然小坞藏春: 小山坞如同藏匿了春天的气息。
- 翩若惊鸿,依稀弄影伊人: 形容女子轻盈如鸿,似影似幻。
- 绛纱倦倚浑闲事: 描述女子懒散倚靠,表达一种闲适的态度。
- 似蓬山香雾氤氲,袅袅遮云: 形象地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如雾般缭绕。
- 多情肯共层轩隔: 表达愿意与爱人共享美好时光的心情。
- 奈拓开金翠,兰蕙当门: 形容窗外的美丽景象。
- 猩色阑干,芊芊碧草如茵: 描绘出色彩鲜艳的栏杆与青翠的草地。
- 凭谁领取绸缪意: 表达对情感理解的渴望与无奈。
- 忍负他织锦天孙: 形象地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珍惜。
- 恁销凝翠展吴山: 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珍视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翩若惊鸿”,将女子的轻盈与美丽比作惊鸿,形象生动。
- 对仗: “猩色阑干,芊芊碧草如茵”,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 “绛纱倦倚”,赋予了无生命的物体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热爱,对柔情似水的恋爱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复杂情感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网: 代表细腻情感的联系。
- 湘筠: 代表优雅的自然景观。
- 绛纱: 代表女性的美丽与闲适。
- 蓬山: 代表神秘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 金翠: 象征美好与富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翩若惊鸿”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春天的气息
B. 女子的轻盈
C. 山水的美丽
D. 细腻的情感 -
“绛纱倦倚”中的“倦”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忙碌
B. 懒散
C. 兴奋
D. 悲伤 -
诗中提到的“兰蕙”象征了什么? A. 友情
B. 美好情感
C. 繁荣
D. 生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描绘了类似的春天与情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
诗词对比
- 对比《静夜思》: 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高阳台》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与春天的生机,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近现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