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日五更小凉》

时间: 2025-02-04 15:37:42

幽人短梦不终宵,起步星河望泬寥。

缺月低檐鸡一唱,露华秋色满芭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人短梦不终宵,起步星河望泬寥。缺月低檐鸡一唱,露华秋色满芭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幽深的人在短暂的梦中未能度过整夜,起身时星河已显,仰望那空旷的天空。缺月低垂在屋檐,鸡鸣一声,露水与秋色洒满了芭蕉叶。

注释:

  • 幽人:指隐士或心境幽深的人。
  • 泬寥:空旷的样子。
  • 缺月:不圆的月亮。
  • 露华:露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秋夜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美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因某种原因未能安眠,起身观察夜色,感受自然之美,借此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首句“幽人短梦不终宵”即点明了诗人未能安眠的状态,而“起步星河望泬寥”则进一步以星河的空旷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孤寂。后两句“缺月低檐鸡一唱,露华秋色满芭蕉”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如缺月、鸡鸣、露水和芭蕉,来加深这种孤寂与秋夜的凄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人短梦不终宵”:诗人自称“幽人”,表明自己的隐逸或孤寂状态,“短梦不终宵”则说明他未能安眠,夜半醒来。
  2. “起步星河望泬寥”:诗人起身,仰望星空,感受到夜空的空旷与寂静。
  3. “缺月低檐鸡一唱”:缺月低垂,鸡鸣一声,增添了夜的静谧与秋的凄凉。
  4. “露华秋色满芭蕉”:露水与秋色洒满芭蕉叶,形成了鲜明的视觉与触觉感受,加深了秋夜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星河望泬寥”中的“泬寥”比喻夜空的空旷。
  • 拟人:“缺月低檐鸡一唱”中的“低檐”赋予缺月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秋夜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孤寂情感。通过描绘秋夜的静谧景象,诗人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星河、泬寥、缺月、鸡鸣、露华、芭蕉。
  • 详细解释:星河象征夜空的广阔,泬寥形容夜空的空旷,缺月和鸡鸣共同营造了秋夜的凄凉氛围,露华和芭蕉则加深了秋夜的湿润与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幽人”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幽灵 C. 普通人
  2. “泬寥”在诗中形容的是什么? A. 夜空 B. 星河 C. 缺月
  3. 诗中哪个意象最能够体现秋夜的凄凉? A. 星河 B. 缺月 C. 芭蕉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耒的其他诗作,如《秋夜》等,以了解其诗风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但情感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张耒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