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别普济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31:35

老槐疏竹寺门幽,九月轻寒袭客裘。

漠漠淮烟天际晚,萧萧山雨坐中秋。

风前红叶知时落,篱下黄花对客愁。

为语老僧无我笑,此生终待老林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槐疏竹寺门幽,九月轻寒袭客裘。漠漠淮烟天际晚,萧萧山雨坐中秋。风前红叶知时落,篱下黄花对客愁。为语老僧无我笑,此生终待老林丘。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槐树和稀疏的竹子环绕着寺庙,显得格外幽静。九月的轻寒透过客人的皮衣。远处淮河上的烟雾弥漫,天色渐晚,山中的雨声在中秋时节显得格外萧瑟。风吹动着红叶,预示着它们即将落下,篱笆下的黄花似乎也在对着客人表达忧愁。告诉老僧不要嘲笑我,这一生最终还是要归隐山林。

注释:

  • 老槐疏竹:指古老的槐树和稀疏的竹子,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袭客裘:指寒气透过客人的皮衣,形容天气的寒冷。
  • 漠漠淮烟:形容淮河上的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萧萧山雨:形容山中的雨声,萧瑟而凄凉。
  • 风前红叶:指风吹动着红叶,预示着它们即将落下。
  • 篱下黄花:指篱笆下的黄花,象征着秋天的哀愁。
  • 老僧无我笑:告诉老僧不要嘲笑我,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
  • 老林丘:指山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即将离开普济寺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九月的一个傍晚,即将离开普济寺时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即将离别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老槐、疏竹、淮烟、山雨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凄凉的氛围。诗中“风前红叶知时落,篱下黄花对客愁”一句,通过对红叶和黄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忧愁。最后两句“为语老僧无我笑,此生终待老林丘”,则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槐疏竹寺门幽:描绘寺庙周围的环境,老槐和疏竹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九月轻寒袭客裘:形容九月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寒气透过客人的皮衣。
  3. 漠漠淮烟天际晚:形容淮河上的烟雾弥漫,天色渐晚。
  4. 萧萧山雨坐中秋:形容山中的雨声在中秋时节显得格外萧瑟。
  5. 风前红叶知时落:指风吹动着红叶,预示着它们即将落下。
  6. 篱下黄花对客愁:指篱笆下的黄花似乎也在对着客人表达忧愁。
  7. 为语老僧无我笑:告诉老僧不要嘲笑我,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
  8. 此生终待老林丘: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风前红叶知时落”,将红叶拟人化,赋予了它们感知时光流逝的能力。
  • 对仗:如“漠漠淮烟天际晚,萧萧山雨坐中秋”,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忧愁,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老槐、疏竹: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淮烟、山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凉的氛围。
  • 红叶、黄花:象征着秋天的哀愁和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前红叶知时落”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2. 诗中“篱下黄花对客愁”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城市生活 B. 归隐生活 C. 旅行生活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将别普济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多了一份离别的忧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