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风鉴池水,长年弄清晖。
仙翁晚归来,子孙笑牵衣。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拂着鉴池的水面,长年如一日地映照着清亮的阳光。仙翁在傍晚时分归来,子孙们嬉笑着拉扯着他的衣服。
注释:
- 鉴池:指的是一个可以用来鉴赏水面倒影的池子,象征着清澈与明亮。
- 清晖:清亮的阳光,代表光明与美好。
- 仙翁:指的是长寿的老者,通常被视为神仙,象征着智慧与长寿。
- 牵衣:拉扯衣服,表示亲密的关系和嬉戏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生活,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宁静的场景,表现了家族和睦、生活美好的状态。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亲情,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温暖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场景,展现了春风与清水之间的自然美,以及老年人与子孙之间的亲密关系。开头的“春风鉴池水”便引出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带着温暖和生机,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宁静。接着,诗人提到了“仙翁”的形象,暗示了长寿与智慧的结合,表现了对老年人的尊敬与爱戴。而“子孙笑牵衣”的描写更是将家庭的温馨与快乐展现得淋漓尽致,透露出一种代际之间的亲密感。这种亲情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相辅相成,构成了诗中深刻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春风、鉴池水、仙翁、子孙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温情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家庭与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温暖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风鉴池水:春风轻拂,池水明亮,暗示出春天的来临与生机的复苏。
- 长年弄清晖:池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常年保持着清晰的光辉,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不变的美好。
- 仙翁晚归来:傍晚时分,仙翁归来,给人一种安详而宁静的感觉,象征着长寿和智慧。
- 子孙笑牵衣:子孙们在嬉笑中拉扯着仙翁的衣服,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密,表达了对老者的尊敬与爱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风鉴池水”与“长年弄清晖”,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的春风与池水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动形象。
- 意象交融:自然与人情相结合,形成和谐统一的画面。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家庭和睦、生活美好的景象,通过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温暖与幸福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希望与生命力。
- 鉴池水:象征纯净、明亮与反射的内心世界。
- 仙翁:象征智慧、长寿与尊敬。
- 子孙: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家庭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风鉴池水”表达了怎样的意象? A. 寂静
B. 生机
C. 冷酷
答案:B -
“仙翁晚归来”中的“仙翁”代表什么? A. 年轻人
B. 神仙
C. 老年人
答案:C -
诗歌的整体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快乐
C. 忧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比较姚勉的《鉴池》与李白的《庐山谣》,前者注重家庭的温暖和自然的和谐,后者则更多展现了个人的豪情与壮丽的自然风光。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构建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宋代诗人代表作品,了解诗人的风格与特点。
- 《古诗文鉴赏辞典》:提供详细的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