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作者:冒广生 〔清代〕
啼红怨碧。心事谁知得。
鸦髻妆成无气力。几许可怜春色。
东风不管盈盈。
当人倒卷帘旌。
祗是芙蓉雾露,愁他总不分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春色的怜惜。红花啼泣,似乎在怨恨着碧空,心中烦恼又有谁能知晓呢?她的头发梳成鸦髻,化了妆却没有了精神,实在是让人心疼这春天的美景。东风似乎对她的愁苦无动于衷,当人们轻轻卷起帘子,唯有那芙蓉花上的雾露,却总是让人感到无尽的愁苦。
注释:
- 啼红:指红花在风中摇曳,似乎在哭泣。
- 怨碧:对青天的怨恨,表达一种无奈和愁苦。
- 鸦髻:一种发型,形状似乌鸦的头。
- 无气力:形容人无精打采。
- 几许可怜春色:对春色的惋惜,因自己的愁苦而无法享受。
- 东风: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然而此时却未能带来安慰。
- 芙蓉:荷花,常象征美丽和纯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冒广生,清代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词曲,风格多变,常以情抒发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春季,作者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感受到内心的愁苦,因而表达对美好春色的无奈和惋惜。
诗歌鉴赏:
《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面对春色时的复杂心理。开篇的“啼红怨碧”,以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感情结合,红花似乎因春色而悲鸣,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接下来的“心事谁知得”,则将个人的内心愁苦与外界的无动于衷形成鲜明对比,在美丽的春天中,作者却感到孤独与无助。
“鸦髻妆成无气力”,用生动的意象表现出对女性美的描绘,同时也反映出内心的疲惫与无奈。作者对春色的惋惜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感叹,更是对自身情感的深切表达。东风的无情和卷帘的动作,似乎在强调着作者的孤独与愁苦。最后“愁他总不分明”一句,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复杂内心情感的迷惘与不解。
整首词以清新而又悲伤的风格,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爱情的思考,以及在美丽中难以言表的愁苦,使人感受到深沉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啼红怨碧:红花哭泣,怨恨着青天,传达出一种因环境而生的愁苦。
- 心事谁知得:自己的烦恼和忧愁无人知晓,表达了孤独感。
- 鸦髻妆成无气力:女性打扮却显得无精打采,反映内心的低落。
- 几许可怜春色:感叹春天的美好,却因个人情感而无法享受。
- 东风不管盈盈:春风无情,似乎对她的愁苦毫不关心。
- 当人倒卷帘旌:描绘出场景,带来一种轻松的视觉对比。
- 祗是芙蓉雾露:唯有芙蓉花上的露水,映射出愁苦的细腻感受。
- 愁他总不分明:愁苦的情感无法清晰表达,留下了深深的迷惑。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花草赋予人类情感,如“啼红怨碧”。
- 对仗:如“啼红怨碧”和“心事谁知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反复强调愁苦,形成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作者对春色的感伤与内心情感的孤独,表现出在自然美好之中,个体内心的无奈与愁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 红花:象征美丽与生命,因愁苦而失色。
- 青天:象征自然与自由,却让人感到无情。
- 东风: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生机,但在此时却是无情的。
- 芙蓉:象征纯洁与美丽,承载着深切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啼红怨碧”中“怨”字的意思是: A. 喜欢
B. 恨
C. 愤怒
D. 忍耐 -
诗中“鸦髻妆成无气力”描绘的是: A. 人的疲惫
B. 花的美丽
C. 春天的景色
D. 东风的温暖 -
整首词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孤独与愁苦
C. 期待
D.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比较冒广生的《清平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女性在美丽外表下的内心愁苦,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而冒广生则更倾向于对春色的惋惜与个人情感的内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的美学分析》
- 《中国古代词人研究》
- 冒广生生平与作品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