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无凤皇飞,洞有仙人迹。
蝙蝠大如鸦,莓苔遍上屐。
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上没有凤凰飞翔,但洞中却留下了仙人的足迹。
蝙蝠的身形大得像乌鸦,山中的莓苔遍布我的鞋子。
我自愧没有高尚的道骨,哪敢询问那位云游的客人?
注释:
- 凤皇: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与吉祥。
- 仙人迹:指仙人留下的足迹,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存在。
- 蝙蝠:此处形容蝙蝠的体型,暗示其神秘与奇特。
- 莓苔:一种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苔藓,表示环境的自然与幽静。
- 道骨:指修道之人的气质和品格。
- 云客:云游四方的客人,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典故解析:
“仙人”常用来指代道教文化中的高人,象征着追求超脱的理想。诗中提到的“云客”与道教的隐士文化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裕,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是梅尧臣应昙颖师之邀,游历四明山时所作,展现了他对山水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对修道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在《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中,梅尧臣通过对丹山洞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山无凤皇飞”引出,表明山中缺乏高贵的生物,反而有“仙人迹”,暗示自然中虽无神奇生物,但却留下了人类追求超脱的痕迹。接着,诗人用“蝙蝠大如鸦”描绘出洞中神秘的气氛,带有一丝诙谐与奇特。最后两句“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更是深刻,诗人自愧没有修道者的高尚品格,难以与云游者相提并论。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身修养的反思,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敬仰。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索,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无凤皇飞:表达山中缺乏神秘与高贵的存在,设定了一种静谧的场景。
- 洞有仙人迹:即便没有神鸟,仙人的足迹却显得更为珍贵,暗示了追求超脱的精神。
- 蝙蝠大如鸦:蝙蝠的形象增添了一种神秘感,暗示自然的奇妙。
- 莓苔遍上屐:在自然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归属感与宁静。
- 自惭无道骨:诗人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缺乏修道者的气质。
- 安问缘云客:表达了诗人对云游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凤皇与仙人),形象生动(蝙蝠大如鸦),以及自谦的修辞,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庄重。
- 仙人:代表超凡脱俗的理想。
- 蝙蝠:象征神秘与奇特的自然生物。
- 莓苔:体现自然的细腻与柔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凤皇”象征什么?
- A. 高贵与吉祥
- B. 普通的鸟类
- C. 仙人的化身
-
“自惭无道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自豪
- B. 羞愧
- C. 无所畏惧
-
诗人对“云客”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轻视
- B. 羡慕
- C. 忽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丹山洞》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的宁静美,但梅尧臣更多地关注于内心的修养与自我反思,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词研究》
这些资料为深入理解梅尧臣及其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