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永庆僧舍松风亭
作者:梅尧臣 〔宋代〕
谁按黄金徽,满指清风度。
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
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
宁邀俗客来,草绿涧西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谁在弹奏那黄金色的乐器,手指上充满了清风的气息。只听见松树上发出的声音,却不知松树间的趣味。那位野僧又乐于何处呢?他只乐于这几株松树。不如邀些世俗的客人来,草地在溪水西边是多么绿啊。
注释
- 黄金徽:指一种乐器,可能是指古代的弦乐器,象征美妙的音乐。
- 满指清风度:形容手指在弹奏时的轻盈,带有清风般的感觉。
- 松上声:指松树间的风声,隐喻自然的和谐。
- 野僧:即隐居的和尚,意指追求清净的人。
- 草绿涧西路:描绘自然景色,突显环境的美丽。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无明确的典故,但“野僧”一词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中,象征追求自然与宁静的隐士生活。诗中提到的“松”经常与长寿、坚韧相联系,代表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梦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七言诗,诗风清新,注重自然描写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隐居山林生活的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的淡泊,反映了他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自然的韵味,表现了诗人对松树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开头的“谁按黄金徽”便引出了音乐的意象,暗示着自然的和谐美好。接下来的“满指清风度”则将这种和谐进一步具象化,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仿佛能听见松风拂过的声音。诗中“野僧何所乐”一句,展现了隐士的乐趣在于自然之美,而非世俗的繁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宁愿邀请世俗的朋友来欣赏这份美好,体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按黄金徽”:引入乐器,暗示美妙的音乐。
- “满指清风度”:形象描绘弹奏时的轻盈与自然。
- “但听松上声”:强调自然的声音,回归自然。
- “不知松间趣”:质疑世俗的乐趣,强调自然的深邃。
- “野僧何所乐”:提问隐士的乐趣所在。
- “乐此数株树”:指出隐士的快乐在于简单的自然。
- “宁邀俗客来”:表达对世俗交往的开放态度。
- “草绿涧西路”:描绘优美的自然风光,带有邀请的语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乐器比作自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
- 拟人:松树的声音被赋予了生命,象征自然的灵动。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了梅尧臣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松:象征高洁、坚韧与长寿。
- 风:象征自由与灵动,代表自然的气息。
- 涧:自然环境,象征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野僧”指的是:
A. 有名的和尚
B. 隐居的和尚
C. 俗世的人 -
诗中提到的“黄金徽”是指哪种事物?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物
C. 一种植物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世俗的向往
B. 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梅尧臣的《永庆僧舍松风亭》在自然描写上更为清新,体现了对环境和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孤独与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