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怀古》
时间: 2025-01-24 14:59: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琅琊亭馆郁苍苍,未许行人识醉乡。
北宋君臣论景祐,南谯山水老欧阳。
一林啼鸟宾朋散,千古流泉啸咏长。
并入众声醒客耳,不胜萧瑟满回塘。
白话文翻译:
这琅琊的亭馆苍翠茂盛,
不允许过路人识得这醉人的乡土。
北宋的君臣曾在此谈论风景的优美,
南谯的山水早已成了欧阳修的名篇。
林中啼叫的鸟儿让宾朋们散去,
千古流淌的泉水在此啸咏悠长。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唤醒了客人的耳朵,
使得满塘的萧瑟之声更显得无奈。
注释:
字词注释:
- 琅琊:指琅琊山,位于今山东省,是风景名胜。
- 醉乡:指美丽的自然景色让人沉醉的地方。
- 北宋:指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960-1127年)。
- 景祐:北宋时期的年号,代表当时的繁荣景象。
- 南谯山水:提到欧阳修所描绘的山水景色。
- 啸咏:形容泉水的声音如同吟唱。
- 回塘:指的是某个池塘,意指回响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以山水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
- 君臣论景:指北宋时期的文人雅士在此游玩时的诗酒风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作者在游览琅琊亭时,受到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色的触动,借古抒怀,表达对过去文人雅士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醉翁亭怀古》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的抒情诗。诗的开篇便描绘了琅琊亭的苍翠景致,展示出自然的美丽和生机。作者通过“未许行人识醉乡”一句,表达了对这片醉人风景的珍视与保护之情,似乎认为这样的美景不应为外人所知,而是留给真正懂得的人去品味。
接下来的两句提及北宋的君臣和南谯的山水,暗示着这片土地上曾有文人墨客的足迹。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将古代的辉煌与当下的宁静对比,显得更具厚重感。后面几句则描绘了自然中的鸟鸣和流水声,这些声音既是对历史的回响,也是对当下幽静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远而萧瑟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风景的赞美,更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琅琊亭馆郁苍苍:描述琅琊亭的苍翠景象,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 未许行人识醉乡:表示这美丽的景色不应让外人随意打扰,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 北宋君臣论景祐:提及北宋的繁荣和文化盛景,暗示历史的辉煌。
- 南谯山水老欧阳:引入欧阳修,强调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
- 一林啼鸟宾朋散:描绘自然中鸟鸣的场景,反映出友人散去后的孤寂。
- 千古流泉啸咏长:泉水声悠扬,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与文化的积淀。
- 并入众声醒客耳:声音交织在一起,唤醒人们的思考。
- 不胜萧瑟满回塘:结尾处感叹回塘的萧瑟,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的声音比作吟唱,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如“宾朋散”和“啸咏长”,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琅琊亭:象征着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之地。
- 醉乡: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与心灵的归宿。
- 北宋:历史的象征,代表文化的繁荣与复兴。
- 泉水: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永恒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醉翁亭怀古》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欧阳”是指哪位著名文学家?
A. 欧阳修
B. 欧阳子
C. 欧阳公
D. 欧阳明 -
诗中“未许行人识醉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懊悔
B. 感慨
C. 保护自然的意识
D. 追求名利
答案:
- C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自然,表达隐逸之情。
- 李白《庐山谣》:同样体现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醉翁亭怀古》和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秦鐄的作品则更强调历史文化的回顾,二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比较研究》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