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园感旧》

时间: 2025-04-28 04:10:17

一雨园林足,泉声百道来。

夕阳明螮蝀,高阁暗莓苔。

燕绕横塘楫,鱼窥曲水杯。

古藤应识我,亲见五回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雨园林足,泉声百道来。
夕阳明螮蝀,高阁暗莓苔。
燕绕横塘楫,鱼窥曲水杯。
古藤应识我,亲见五回开。

白话文翻译:

一场雨水滋润了园林,泉水流淌发出百般声音。夕阳下,螃蟹的身影清晰可见,高阁下则暗藏着莓苔。燕子在横塘上飞舞,鱼儿在曲水旁窥视水杯。那古老的藤蔓应该认识我,曾亲眼见我五次开放。

注释:

  1. 园林:指园中风景如画的地方,泛指园艺景观。
  2.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
  3. 螮蝀:指一种小螃蟹,常在夕阳时分出没于水边。
  4. 高阁:高大的楼阁,通常为园林建筑。
  5. 莓苔:生长在阴湿地带的苔藓,常见于潮湿的石头或地面上。
  6. :指燕子,常在春夏季节出现,象征生机。
  7. 曲水杯:形容曲折的水流与水杯相互映衬。
  8. 古藤:指年岁已久的藤蔓植物,象征着岁月和记忆。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园林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亮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往昔的追忆之际,可能是在某个雨后的悠闲午后,园林的美景勾起了他对生命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九峰园感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林的雨后景象,从“雨”入手,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开篇便用“园林足”点出雨水的重要性,随后引出泉声的百般变化,这种声音对于园林的生机与活力至关重要。夕阳下的螃蟹和高阁旁的莓苔,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了自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燕子与鱼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气氛,展现了园林的和谐美丽。最后,古藤的提及不仅是对植物的描写,更是对时间的反思,表现了作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与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雨园林足:一场雨水足以使园林焕发生机。
  2. 泉声百道来:泉水发出多种声音,象征生机与活力。
  3. 夕阳明螮蝀:夕阳映照下,螃蟹清晰可见,表现出自然的细腻之美。
  4. 高阁暗莓苔:高阁的阴影中,苔藓显得深沉,象征时间的流逝。
  5. 燕绕横塘楫:燕子在水面上飞舞,描绘出活泼的景象。
  6. 鱼窥曲水杯:鱼儿在曲水旁窥视,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7. 古藤应识我:古藤似乎对作者有认知,表现出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8. 亲见五回开:暗示作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经历了五次变化。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古藤应识我”,赋予古藤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燕绕横塘楫,鱼窥曲水杯”,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比喻:泉声比作百道,表现出声音的丰富多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表现出作者对园林的喜爱和对过往时光的深切怀念,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象征自然与宁静。
  • 泉声:代表生机与活力。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
  • 古藤:代表历史的记忆与人类的经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螮蝀”指的是哪种动物? A. 蛇
    B. 螃蟹
    C. 鳥
    D. 鱼

  2. 诗中“夕阳明螮蝀”表现了什么意象? A. 生机
    B. 忧伤
    C. 宁静
    D. 变化

  3. “古藤应识我”中的“应”字可以替换成哪个词? A. 可能
    B. 一定
    C. 不会
    D. 绝对

答案:

  1. B. 螃蟹
  2. C. 宁静
  3. A. 可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洪亮吉的《九峰园感旧》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洪亮吉更侧重于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回忆,而王维则更体现了诗人的内心宁静与对自然的哲思。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词之美: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