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时间: 2025-01-27 03:29: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永遇乐》
作者:俞士彪 〔清代〕
昼鼓传杯,绛纱笼烛,庭院深窈。
道字难成,欲歌翻误,爱杀声儿小。
夜来坐久,寒侵罗袂,频拨兽炉香脑。
傍珠帘玉山斜倚,可怜醉容腰袅。
座中狂客,未曾见惯,不禁寸肠萦扰。
素指偷撚,红靴暗踢,看着微微笑。
疏狂自恨,此生何事,长被有情烦恼。
明朝也水流花谢,断魂多少。
白话文翻译:
白天的鼓声传来,酒杯在绛色的纱帐下碰撞,庭院深邃而幽暗。
想说的话很难表达,想唱的歌却因错误而打断,轻柔的歌声让我感到无比的怜惜。
夜里坐得太久,寒气透过罗裙侵袭,频频拨动兽炉上的香料。
珠帘旁斜倚着玉山,醉眼朦胧的身姿令人怜惜。
席中狂客未曾见过此景,心中难免牵挂烦扰。
素白的手指轻轻撚动,红色靴子暗中踢动,看着对方微微一笑。
我自恨疏狂,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常常被有情的烦恼所困扰。
明天水流花谢,又将有多少断魂。
注释:
字词注释:
- 绛纱:一种红色的轻薄纱布。
- 罗袂:指轻薄的衣袍。
- 兽炉:一种用于熏香的器物。
- 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
- 腰袅:形容身姿纤细而优雅。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水流花谢”,暗指时光流逝,花开花落,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诗词作品闻名,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永遇乐》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时,诗人以个人情感为切入点,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情感纠葛。
诗歌鉴赏:
《永遇乐》以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昼鼓传杯”引入,营造出一种喧嚣的宴会气氛,接着转入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情感纠葛的无奈。诗中通过“寒侵罗袂”和“频拨兽炉香脑”等细节,传达出一种身体上的寒冷和心灵上的孤寂,营造出一种矛盾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的描写,折射出人们在欢愉背后隐藏的孤独与烦恼,尤其是“此生何事,长被有情烦恼”的感慨,突显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奈。最后一句“明朝也水流花谢,断魂多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未来的惆怅与不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昼鼓传杯,绛纱笼烛,庭院深窈。
- 描绘了白天宴会的热闹场景,暗示着社交的繁华。
-
道字难成,欲歌翻误,爱杀声儿小。
- 表达了想要表达情感却屡屡受阻的无奈。
-
夜来坐久,寒侵罗袂,频拨兽炉香脑。
- 夜深人静,寒冷侵袭,频频拨动香炉,暗示内心的不安。
-
傍珠帘玉山斜倚,可怜醉容腰袅。
- 描绘了醉酒后的美丽身影,表现出一种惋惜。
-
座中狂客,未曾见惯,不禁寸肠萦扰。
- 狂客的眼中流露出对美的向往与羡慕。
-
素指偷撚,红靴暗踢,看着微微笑。
- 细腻的动作描绘,展示了情感的微妙。
-
疏狂自恨,此生何事,长被有情烦恼。
- 直白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反思。
-
明朝也水流花谢,断魂多少。
- 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无常,暗示来日的惆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侵罗袂,频拨兽炉香脑”,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用“水流花谢”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在欢愉背后潜藏的孤独与烦恼,传递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杯:象征欢愉与社交。
- 寒:象征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 珠帘:象征美好与迷离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绛纱”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轻薄纱布
B. 酒杯
C. 珠帘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水流花谢”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时间的流逝
B. 酒醉的状态
C. 美丽的消逝
答案:A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孤独的情感? A. 酒杯、寒、兽炉
B. 珠帘、玉山
C. 红靴、素指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俞士彪的《永遇乐》则更多地反映了在社交场合中内心的孤独。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