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5:23:22

剑弩到时还一发,枭除鼠子元凶。

即今花发大场红。

重来终有日,子弟尽豪雄。

三战长沙应未忘,卷涛挟浪而东。

争从龙虎一江风。

岂徒规半壁,定使九州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剑弩到时还一发,枭除鼠子元凶。
即今花发大场红。重来终有日,子弟尽豪雄。
三战长沙应未忘,卷涛挟浪而东。
争从龙虎一江风。岂徒规半壁,定使九州同。

白话文翻译

当剑弩发射时,必定还会有一击,
要将那些凶恶的枭鸟和鼠子都铲除。
如今花开时节,红艳似火。
重返故地终会有那一天,
年轻一代必将成为英雄豪杰。
三次征战长沙的历史应当铭记,
波涛翻滚,浪涌向东。
争取与龙虎共舞,乘风破浪。
岂只是谋求一半的江山,
一定要让九州的人民团结一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剑弩:古代兵器,意指战争的准备。
  • 枭:指凶恶的鸟,这里比喻敌人或祸害。
  • 鼠子:指小而卑劣的敌人。
  • 花发:花开,指春天的到来或繁荣的景象。
  • 子弟:年轻一代。
  • 豪雄:指英雄豪杰,才俊之士。
  • 三战长沙:指历史上的三次战争,强调对历史的铭记。
  • 卷涛:波涛翻滚的景象,形容江河的壮观。

典故解析

  • “三战长沙”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争,特别是与三国演义相关的事件,如赤壁之战等,意在表达对历史的尊重与铭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前,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表现出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风格豪放,常用历史典故来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英雄气概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 其二》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开篇提到“剑弩”,立即引发读者对战斗的联想,表明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乱的关注。紧接着的“枭除鼠子元凶”则是对敌人的无情打击和对正义的追求,表现了士人对于国家命运的责任感。

“即今花发大场红”描绘了自然美景,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诗人信心满满,认为“重来终有日,子弟尽豪雄”,这不仅是对年轻一代的期许,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渴望。

“卷涛挟浪而东”则形象地展现了历史的洪流,暗示着变革与进步的不可阻挡。最后通过“岂徒规半壁,定使九州同”,诗人以坚定的信念呼吁团结,强调了为国家强盛而奋斗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整首诗在激昂的情感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希望,是对国家前途的深情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剑弩到时还一发:表明战争的不可避免,象征着力量的再次展现。
  • 枭除鼠子元凶:表达对敌人的痛恨,强调消灭邪恶势力的决心。
  • 即今花发大场红:自然界的繁荣映射出国家的希望。
  • 重来终有日,子弟尽豪雄:对年轻一代的期待,认为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栋梁。
  • 三战长沙应未忘:提及历史事件,提醒人们铭记过去的教训。
  • 卷涛挟浪而东:描绘历史的洪流,象征着社会变革。
  • 争从龙虎一江风:呼吁团结,强调共同奋斗的重要性。
  • 岂徒规半壁,定使九州同:表达了追求全局统一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卷涛挟浪”形象地表达历史的滚滚向前。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整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对“豪雄”的描写表现了对英雄的崇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团结奋斗的呼吁,诗人在历史的回顾与展望中,彰显出一种豪情壮志和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弩:象征战争与斗争。
  • 花发:代表着繁荣与希望。
  • 涛浪:反映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激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剑弩”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和平
    • B. 战斗
    • C. 自然
  2. “重来终有日,子弟尽豪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观
    • B. 希望
    • C. 无所谓
  3. “岂徒规半壁,定使九州同”中的“九州”指的是?

    • A. 一部分地区
    • B. 全国
    • C. 外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 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伟大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卢前的《临江仙 其二》与陆游的《示儿》均表现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英雄豪杰的推崇,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选》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